从最近一个多月的财经热闻看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战略

  中国人需要好莱坞、iPhone、迪士尼,美国人的生活里则充斥着“中国制造”。

财经热闻,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

圣诞节是个很特殊的日子。在这个西方最重要的节日里,中国同样张灯结彩,国人互相祝福并且馈赠礼物。该节日的普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强势输出的表现之一。

普遍观念认为,如今的中美已经“离不开彼此”。

美国输出品牌和文化,中国通过便宜好用的产品赚美钞,在过去的20几年间,这是中美关系的缩影。

但种种迹象标明,美国正希望改变甚至打破这样的关系。

最近一个多月出现了很多“刷屏”事件。“富士康要去美国建厂”、“iPhone极有可能提价”、“曹德旺跑了”、“特朗普放言大减税引发世界恐慌”……

这些财经热闻的背后,实际有一条同样的主线——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战略。

特朗普的竞选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他和希拉里都认为要大幅度调整世界贸易关系,少买国外商品,赚更多美元。

“制造业回流”是特朗普“复兴美国”的重要途径,竞选前后,他的很多言论都和这一战略相关。

那么,什么是制造业回流,如何回流;这一战略将对中国制造产生怎样的冲击和影响;

最重要的是,美国人会抢走中国人的饭碗吗?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制造业回流是美国人提出的概念。在美国主流观念里,国家仍然掌控着世界高尖精端制造业的命脉,比如黑鹰无人侦察机、波音客机,以及半导体设计等高利润产品。

因此,“回流”的本质针对的是消费级别的工业制造品,也就是中国公知常言的“没有科技含量”的产品。

之所以说“回流”,因为美国曾是这类产品的最大输出国。

和如今的“MadeinChina”类似,美国也曾为世界贡献了大量便宜、优质、好用的产品。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工业产值和GDP曾占世界的一半以上,GDP达3054亿美元。这期间,乘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春风,美国企业在电和内燃机应用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突破,缔造了大量明星产品,如亚美利加游艇、辛格缝纫机、麦考密克收割机等等。

借助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美国依靠贸易顺差顺利解决了罗斯福执政时期激增的国债问题。

1980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开始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大名鼎鼎的“里根减税”。

减税的目的是减少企业负担,拉动企业增加各项投资、搞创新、创造就业,但实际结果是,高收入人群增加、企业负担大规模减少后,美国本土的新增投资并没有突破性扩大。

在当时高新技术产业和军备竞赛为核心的国家策略中,制造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美国经济的中心逐步从制造业转向了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大量资本从本土制造业撤出,部分大学甚至关闭了制造技术和制造科学的相关课程,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科技、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

不断积累的资本开始寻找生产要素新的价格洼地,因此流向了世界各地,美国的“去工业化”就此展开。

美国的“去工业化”和如今中国的情况有几分相似: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资本顺势将目光转向海外;投向制造业的资金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更多热钱流向了其他领域(比如当下的互联网和房地产)。

亚洲是美国主要的价格洼地,向亚洲转移工业能力的同时,美国也向其开放了产品需求,因此,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三来一补”贸易成了大量中国企业发家的根基。

简而言之,美国的去工业化进程,也是中国乃至亚洲工业化进程的开始。

这样的情况持续到新世纪,美国内部开始出现不和谐的声音。随着就业率不断降低,金融业屡遭事故,有观点认为金融和服务产业不能或者不应该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这样的声音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达到顶峰。

奥巴马上台后,重振制造业在时隔数十年后再度成为美国国家战略。2009年,美国政府拿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期间,奥巴马第一次提出了“制造业回流”的理念。由此可见,制造业回流并不是特朗普的“发明”,只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