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稻香村之争:抢夺电商渠道 商标纠纷旷日持久

  南北稻香村商标之争在今年中秋节前夕又一次爆发。

  9月22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根据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稻”)的申请,裁定北京苏稻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苏稻”)、苏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稻”)两家公司在多家电商平台上“立即停止”销售带“稻香村”扇形标识、“稻香村”标识的糕点等产品。

  然而时隔4天,9月26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又根据苏稻、北京苏稻两公司的申请,撤销了上述裁定。撤销裁定之后,北稻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将依法提起复议,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随着电商的飞速发展,使得原本“划区而治”的南北稻香村两家企业,从线下的竞争蔓延至线上。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认为,从长远角度看,糕点、烘焙等以年轻人为主流消费群体的产品逐渐转向线上,即向电商渠道转移,因此,线上渠道逐渐成为两家企业争夺的焦点。

  渠道变革加剧竞争

  一份保全裁定的发布和撤销,让稻香村商标之争再次回归到大众视野中。

  9月22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根据“北稻”公司的申请,裁定“苏稻”“北京苏稻”两公司立即停止在1号店、苏宁易购、我买网、京东商城、天猫商城等电商平台销售及宣传带有“稻香村”扇形标识、“稻香村”标识的糕点等产品。

  面对这一裁定,9月24日,苏稻发表声明称,已按司法程序积极复议。9月26日,事件发生反转,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出撤销保全裁定。

  北稻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裁定撤销,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并未否定保全裁定中所认定的事实和结论,将依法提起复议,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苏稻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即使裁定撤销,该事件也分散了苏稻的注意力,已经对品牌、对消费者造成了伤害。另外,针对北稻提出的复议,将从法律层面采取应对措施。

  一直以来,苏稻和北稻都“划区而治”,前者主要在南方地区经营,后者主要在北方地区经营,两者相安无事。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地域不再成为产品销售的阻碍,以区域划分的南、北市场不复存在。

  据阿里研究院今年2月发布的《2016年度中华老字号电商百强排行榜》显示,“稻香村”品牌位列总榜单第11位,位列子榜单食品餐饮类第一位。随后,记者登录天猫、京东电商平台,以关键字“稻香村”搜索发现,在相关产品的销量排名中,苏稻的产品销量排名较为靠前。

  苏稻相关负责人表示,苏稻早在2009年就着手拓展电商渠道,重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发力电商等线上渠道,“电商优势是积累的结果”。据苏稻官网显示,其在天猫、京东、1号店等自营平台连续3年行业销量第一,电销渠道的销售额目前已接近公司总销售额的30%。

  在北京昭邑零售商管理咨询首席顾问刘晖看来,北稻线下门店更有优势。他表示,一方面其北京八大件等产品更适合北方地区的消费者口味,另一方面,其糕点等产品因产品特性、保质期较短,并不适合长途运输。

  北稻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稻在北京线下门店近200家,全国销售网点近千家,未来北稻在产品上继续精耕细作,同时平衡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

  “在苏稻电商还未发展起来的时候,两家的交集和矛盾点还不是很大,电商起来之后,对北稻线下门店也产生了一些威胁。”朱丹蓬分析指出,北稻门店强,苏稻电商强,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竞争态势也发生了变化,从未来看,糕点、烘焙等以年轻人为主流消费群体的产品逐渐向电商渠道转移,因此,线上渠道的竞争也成了两家争夺的焦点。

  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表示,双方的争议在于另一方做大做强,会不断蚕食现有的市场,无论电商还是线下门店,都会造成竞争侵扰。北稻和苏稻都有悠久的历史,此次商标的争议,短期来看不会对“稻香村”这一品牌带来明显的影响。

  记者随机走访了北稻海淀区线下门店发现,其产品销售并未受到商标之争的影响。其中一位门店店员说,商标之争并未影响线下门店的产品销售,“和平时没什么变化”。

  旷日持久的商标之争

  同样作为老字号,北稻和苏稻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资料显示,苏稻始于1773年,是中国糕点行业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北稻始于1895年,到1983年重新开业,已在京城薪火相传多年。

  只是,两家老字号对“稻香村”这一商标争夺已长达十几年。

  苏稻曾申请扇形“稻香村”商标,但最后未能注册成功,而北稻在2015年成功注册申请了“北京稻香村”文字商标。不过,在此之前,保定稻香村已经注册了稻香村的图文商标,后来该商标为苏稻拥有。

  苏稻方面称,双方在商域上还没有出现交集。在没有竞争的时候,苏稻曾在2003年~2006年以及2008年许可北稻使用“稻香村”这一商标。

  不过,北稻方面对此并不这么认为。北稻相关负责人表示,最早有保定稻香村的授权,但是并未使用;2008年苏稻许可使用的是其拥有的图形商标,并非稻香村文字商标,且合同未履行,“北京稻香村与苏州稻香村没有任何传承关系, 完全是两家独立的公司。”

  有业内人士认为,北稻和苏稻商标之争升级或是两家企业商战的导火索。对此,北稻上述负责人表示,苏稻应标明区域,即在其商标前加“苏州”二字加以区分,不要恶意混淆;苏稻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我们一直倡导规范竞争,按市场化的规律办事,在优化供应链、产业布局等方面应对市场竞争。”

  朱丹蓬认为,从历史渊源来看,商标之争在于企业未做好顶层设计,以及此前缺乏法律和商标意识。另外,从产业和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稻香村商标之争发生反转,是司法的一个很大进步,即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消费者。

  “法院解除禁令,是合法、合理的。”品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金华分析认为,第一,法律上说苏稻提出了反担保申请,符合法律规定。其次,法院在双节前发出禁令,虽然合法,但是从合理性、公平性上来说,仍有待考究。毕竟现在正是销售旺季,禁令执行损害的不仅仅是苏稻方面,还有众多苏稻的经营者,此时发出禁令,社会影响太大。第三,和普通的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不同,稻香村案件还包含历史渊源等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