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中国慈善公益领域有个“温州模式”

昨天,徐永光作为导师参加了“温州市社会组织人才培训计划”授课,并做客本报《首席面对面》,说红日亭,话慈善一条街,讲述了中国慈善公益领域的“温州模式”。

  昨天,徐永光作为导师参加了“温州市社会组织人才培训计划”授课,并做客本报《首席面对面》,说红日亭,话慈善一条街,讲述了中国慈善公益领域的“温州模式”。

  原生态接地气有活力

  记者:您对家乡温州的慈善公益发展状况有什么评价?

  徐永光:在我眼里,温州不仅生产企业家,也生产慈善家。最近有个词语很热门叫“温州模式”,其实在中国慈善公益领域,也有个“温州模式”。据我研究,中国慈善发展有一个从政府主导到民间主力、由官办到民办的发展过程。而温州则完全不同,所以我把慈善公益领域的“温州模式”概括为9个字——原生态、接地气、有活力。

  慈善的真正动力和活力来自民间,慈善姓“民”,不姓“官”,而温州恰恰非常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温州慈善项目很多是民间自发做起来的,温州民间力量活跃、民间慈善公益氛围浓厚。如全国闻名的“红日亭”,通过很民间很草根的方式体现出来,令人感受到了慈善的温暖。

  “壹加壹”已复制全国七地

  记者:慈善公益领域的“温州模式”会在全国发展广大吗?

  徐永光:率先致富的温州人不仅是中国民间公益的踊跃参与者,更是公益创新的先锋,各地的温州商会凡是碰到灾难,捐款都是最踊跃的。温州慈善总会在支持民间,特别是支持义工发挥作用方面有很多创新之处。我觉得温州这些慈善创新,代表未来慈善发展的方向。

  现在,温州苍南张炳钩发起的“壹加壹应急救援”就已经在全国7个地方进行复制。但是各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慈善形态也会不同。温州的慈善模式在走向全国的进程中,在形式和运作方式上还要有更多的创新,比如用商业化手段做公益,利用互联网传播,培养创新型慈善公益人才等等。另外,在中国社会创新领域还有一些颇具影响力的温州人,如果能结合他们的智慧、经验、资源和对于家乡的特殊情感,这也将是温州慈善走向全国的宝贵支持力量。

  “慈善一条街”会成特色品牌

  记者:温州慈善公益领域还有哪些创新是让你印象深刻的?

  徐永光:我注意到,前段时间温州推出了“慈善一条街”,这种形式就很好,商家拿出商业资源,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公益当中。不仅创造了全民公益的氛围,如果长期坚持,相信“慈善一条街”肯定会成为温州慈善文化的特色品牌。

  搭上互联网这条“大船”

  记者:您对温州的慈善公益事业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徐永光:互联网正颠覆一切,公益慈善也不例外。传统的温州慈善事业搭上互联网这条“大船”就可以让公益项目的传播变得快速高效,让公益资金的筹集变得简单便捷,让公益组织的执行变得透明公开。

  移动互联网时代给公益界带来了一次权力再分配的机会,温州的慈善草根组织可以借此与大慈善机构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公平竞争,取得后发优势。温州传统的慈善事业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迅速地与商业打通,不仅可以帮助更远地区的贫困人群,让公益大众化,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也可以让温州慈善品牌传播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