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工子女做“衣食父母”

在2015年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提名名单中,辽宁省沈阳市教育基金会的“四海一家亲,成长心连心”公益育人项目为农民工子弟成长提供了长期的综合服务,至今已达11年,被受益者称为农民工子女的“衣食父母”。

公益育人

沈阳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说,“四海一家亲,成长心连心”是为农民工子弟克服困难、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提供综合服务的公益育人项目。

据张建介绍,其子项目有:“爱心午餐”,为6500余名学生免费提供全年午餐和无偿服务;“爱心团圆”,为来自20余省的7000余名学生提供春节返乡费;“爱心护眼”,为3000余名近视学生提供仪器并进行指导;“爱心园丁”,专业人士为2200余人长期免费开展艺术、体育、科技类培训;“爱心视海”,为790名学生在大连海边组织主题夏令营,开展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实战拓展训练;“爱心圆梦”,资助2800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圆成才梦;“爱心行健”,对420名残障学生开展康复、文化娱乐活动,进行技能就业培训;对相关学校设施设备建设提供资助。“爱心园丁”开始于2007年,“爱心午餐”“爱心团圆”开始于2008年,“爱心护眼”“爱心视海”开始于2009年。

沈阳市教育基金会资助开展“爱心午餐”,是为解决家庭贫困的农民工子弟和沈阳市家庭特殊困难的学生吃不好、吃不饱午饭的困难,这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让受助的孩子和家长亲身感受到社会对于他们的关爱。

“爱心午餐”公益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受助的学生在身高、体重、肺活量、营养评价都比‘爱心午餐’开展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很少有疾病。另外,通过开展‘爱心午餐’工作,学校出现了一批志愿为农民工子弟服务的干部和教师,特别是围绕这个项目出现了一批爱心志愿者。沈阳市皇姑区汾河小学30名教师自愿成为市教育基金会的爱心志愿者,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主动为特困学生和农民工子弟义务辅导文化课,为他们买来学习用品、找他们谈心,和他们共进午餐。”

《慈善公益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助力园丁”公益项目始终围绕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协助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实效性,帮助解决教师工作困难和生活困难,以社会方式开展工作。该项目支持农村学校和农民工子弟较多的学校聘用顶岗教师,帮助19所学校解决学科教师短缺问题。如沈阳市于洪区12所偏远学校由于资金短缺,该项目为18名代课班主任教师发放补助。此外,为了提高学校教师师资水平,该公益项目选派5名农村优秀教师参加辽宁省优秀农村教师夏令营进行培训。

社会肯定

对于“四海一家亲,成长心连心”为农民工子弟服务的积极意义,张建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首先,‘四海一家亲,成长心连心’公益项目在解决农民工子弟经济困难的同时,使学生的体质体能得到明显改善,艺、体、技等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增强了成人成才的信心和动力。传递了来自社会的关爱,助力他们家庭幸福和谐。其次,该公益项目在促进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该公益项目促使许多受助学生和家长又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学校和社区的慈善公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