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慈善论坛:网络加速“人人公益”的到来

(原标题:2017年上海慈善论坛网络加速“人人公益”的到来)

东方网记者王永娟9月5日报道:今天是第二个“中华慈善日”,一场题为“现代慈善与社会转型”的慈善论坛上海举行。来自北上广三地的专家学者和多位知名企业CSR负责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慈善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论坛上,全国首个地域性互联网慈善发展报告同期发布,报告指出,互联网加速了“人人公益”时代的到来。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现代慈善研究中心、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和文汇报社共同主办。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原秘书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锦昌、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等出席论坛并致辞。

朱勤皓在致辞中表示,2016年,上海的慈善和公益事业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各类慈善组织合计开展公益活动3000多项,受众人数达到了510万余人次,年度社会慈善捐赠总额超过30亿。接下来,上海将以公益之城建设为核心,不断地建立制度化的公益体系。朱勤皓还透露,今年9月15日即将举行的公益伙伴日上还将首次发布通过量化的公益数据,以此进一步增进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

在今天的论坛上,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高级经济师施蔷生再提时间银行,他认为,目前在上海建立慈善公益时间银行条件已经成熟。施蔷生认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为建立时间银行做好了准备。时间银行的建立能鼓励年轻人多多参与公益与慈善,不但能充实自己的生活,也能给自己以后安享晚年创造了条件。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些国家的确设立了时间银行,时间银行所储蓄的是志愿者日常的服务时间积累,在自己人生的重要时期,可折算兑换成私募机构给予相应或相等的援助服务时间,包括终生教育、养老服务、临终关怀。

对此,施蔷生认为,如果把时间银行兑现仅仅限于将来的养老有点局限,可考虑扩展。另外,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参与慈善和公益的人和组织越来越多,实践的主体扩大了,不妨把志愿者、捐赠者以及公益组织纳入到时间银行体系中来。

另外,施蔷生还建议,时间银行也应该像存款储蓄一样,可以代代相传,如果持有人到了晚年都没有用掉自己的被服务时间,就可以将其作为一种遗产捐赠给自己的亲属。

施蔷生还建议,为激励更多人的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可以考虑将时间银行纳入到个人的社会信用体系,比如可增加个人信用评级。还可以把时间银行的储存量与公共养老设施的使用挂钩,比如可优先选择就近机构养老,减免部分养老服务费用等。

今天的会议上,还发布了全国首个地域性互联网慈善发展报告,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以“聚众人之善,成社会之爱”为题为报告作序,充分肯定了互联网慈善在推动“人人可慈善,时时做慈善”方面的作用,加速了“人人公益”时代的到来。报告显示,作为全国公益慈善事业的领先地区,上海的慈善组织在互联网慈善领域交出了优异的答卷,提供了“上海经验”和“上海视角”。借助互联网,公募筹款渠道已经全部转向网络平台,小额移动捐赠成为主要方式,青年成为主力军。报告研判指出,依靠科技和和数据的支撑,公益组织效能将逐步提高,互联网的普及,将使公益从“小众”走向“人人”,“商业+公益”模式也开始出现,公益3.0时代到来。

(原标题:2017年上海慈善论坛:网络加速“人人公益”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