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桥志愿服务中心”活动将中外居民汇聚一起

上海是一座国际化都市,具有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同时,作为“公益之城”,上海的志愿服务氛围也很浓厚。在这里生活、学习的外籍居民和留学生中,有不少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因为彼此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交融成了海派公益气质,成为上海城市文明的一部分。

同一个公益愿景消除文化差异

上海的各个街道、社区在志愿服务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规划。其中,虹桥街道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因此街道以“融情国际家园建设”为目标,将志愿服务作为与居民保持沟通互动的方式之一。

位于虹桥街道的荣华居委会是全国首个设立在国际社区单位里的居委会。荣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中心主任盛弘介绍说:“荣华居民区共包含44个小区,其中境外居民占51%,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社区里长年都有志愿服务项目,居民既可以参与虹桥街道层面的“彩虹之桥志愿者协会”,也可以在古北市民中心参加“彩虹之桥志愿服务中心”的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将中外居民汇聚到了一起。

社区的公益氛围比较浓厚。多年前,古北新区就诞生了由在沪日本妇女组建的志愿者团体“互人多”。平时,志愿者们每周聚集一次一起制作手工艺品,包括布艺品、头饰、圣诞花环等,同时通过义卖活动,出售作品来筹集善款。

社区的日籍居民尾崎祥子是“互人多”公益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她表示,如今义卖活动一年的收入大概达到8万元人民币,这些都通过上海青少年发展基金的希望工程,资助中国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用于改造当地学校的厨房、图书馆,为小朋友购买学习用品等等。她说:“我的孩子虽然是外国人,但是在上海的生活和学习都非常顺利。可是在贫困地区,有些孩子却因为经济原因影响了学业,所以我非常想帮助他们。”

“互人多”的义卖活动通常在古北新区举办,顾客不仅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居民,还有许多来自欧美国家的居民。尾崎祥子感慨地说,“刚开始,来购买商品的外国人比较多,后来中国顾客也越来越多了。而且他们的购买行为不仅出于对商品的喜爱,还包含了公益方面的考量。”这令她非常感动。

现在公益已经成为了尾崎祥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她说:“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感到很高兴。”虽然参与活动的居民来自不同国家,但大家并没有遇到交流沟通和文化差异方面的困难。在“互人多”,志愿者只要会说中文或日语就可以顺利交流,因为大家是出于对慈善活动的热情而汇聚到一起,“我们有着相同的目标,都在为之付出,所以并没有感到困难。”

社区中许多外籍志愿者都表示,志愿服务不分国界、年龄,大家都为着同一个向善的目标,都能够顺利地融入在活动中。盛弘说:“即使有的志愿服务语言沟通不是特别顺畅,但这没有关系,因为笑容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洋志愿者”同样享有社区支持

为了提高志愿者的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认同,激励更多市民参与志愿服务,虹桥街道制定了面向志愿者的嘉许和回馈制度,包括用星级评定制度对志愿者进行认证,推广“志愿服务时间储蓄银行”制度,以及探索对优秀志愿者在升学、就业、就医、社会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待。而且外籍居民也能享受这些激励措施,还与本地居民一起参与各项荣誉评选。

菲律宾籍居民王煊熔就曾获得“上海市杰出志愿者”等大大小小的志愿者荣誉称号。她是公益组织“乐贤荟”的主要负责人,致力于援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至今,“乐贤荟”已经为约260名来自上海、贵州、西藏等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资助了手术费用。

此外,来自西班牙的居民瑞卡多先生则被邻居们称为“热情的西班牙大叔”,他是“彩虹之桥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曾入选长宁区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他每年都会作为“洋啄木鸟”参与社区文明巡访,从外国人的角度提出社区治理中的不足,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而且他还是社区的义务推广员,每当社区内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和活动,他都会第一时间向社区内的洋居民推荐,带着自己的邻居和朋友一起参加,成为居委会和涉外居民的桥梁沟通作用。

“我们希望搭建平台,对接需求,最终形成长效机制。”盛弘说,志愿服务是没有壁垒的,中外居民可以通过公益融合到一起。通过志愿服务项目,可以连接资源,让更多人可以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奋斗,实现国际社区的共享、共融。而居民也会对社区产生认可度,在上海拥有一段美好生活的经历。“这甚至会影响外籍居民对中国的看法,例如他们现在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非常认可。”

“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普及祖国文化

除了社区的外籍居民之外,活跃在上海的“洋志愿者”还有就读于各大高校就读的留学生,志愿服务是他们了解、融入上海的途径之一。

有的高校就留学生志愿服务设有相关社团,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会就设有志愿者部,它成立于2008年,是留学生会和学校志愿活动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志愿者部为学校有志于从事志愿服务的留学生同学提供了践行志愿精神、服务社会的平台。现在志愿者部共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7位成员。

志愿者部与周边的社区联合,定期开展志愿服务,为社区的儿童带来别开生面的“第二课堂”。课程中,来自缅甸、希腊、马来西亚等诸多“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积极参与,他们以国家文化为主题,与小朋友开展各类互动,包括做游戏,教唱传统民谣,表演当地舞蹈等等,用丰富有趣的形式为他们介绍这些“一带一路”国家的礼仪风俗等等,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志愿者们还会结合特殊节日,为孩子送上中秋月饼、圣诞礼物等礼物。

除了孩子,老人也是这些留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对象。记者了解到,前段时间,同学们刚刚去安养院探望老人,为他们表演才艺节目。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特色,例如马来西亚留学生唱传统民谣,缅甸留学生跳当地舞蹈等等,充满了异域风情。

留学生志愿者的目光不仅局限于上海本地,他们还开展了“Stay Love ”爱心募捐活动,为偏远山区募捐爱心物资。这是由留学生志愿者自发策划的活动。前几年,马来西亚留学生李家荣担任志愿者部部长时发起了第一年的“Stay Love”爱心募捐。他告诉记者,当时同学们注意到来自韩国的留学生非常时尚,几乎每年都会换行头,而他们的冬装非常厚实,保暖效果很好,如果每年都将这些闲置衣物扔掉那太浪费了,于是就在学校里发起了募捐冬装和资金的活动,最后通过社会组织,将筹集到的爱心物资捐给甘肃的贫困山村。

不同思维方式碰撞爱心理念

这些留学生志愿者来自不同国家,大家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都不同,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彼此的有效沟通。李家荣说:“志愿者们经常交流,会提出活动中有不完善的地方,下次注意避免此类情况,这样部门才能一年年更好地发展。”而且交流时还要考虑同学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最后讨论出适合所有志愿者参与的方案。

而且志愿者的初衷都是为了让服务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彼此也不会产生隔阂。李家荣回忆道,有一幕服务场景一直令他很感动,当时天气寒冷,其实广场上的路人并不多,为了宣传公益活动,有同学坚持穿着卡通玩偶的装扮,还有的同学即使冻得手麻了,还在不断地向同学介绍,“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地参与公益,不求任何回报。”马来西亚留学生志愿者吴汶锴感慨地说,参与公益活动能收获满足感,“我们在付出全力帮助他人的同时,还能认识中国同学,接触中国文化,了解社会基层的情况。”

积极热情是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服务中心的老师陈帅对留学生志愿者最深刻的印象。她举例表示,前段时间,学校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时,这些留学生报名非常踊跃。来自马来西亚的大一学生林祥序不仅自己参与无偿献血,还约了伙伴一起参加。

同时,学校和老师对于志愿服务的支持令这些留学生志愿者非常感激。陈帅认为,通过志愿服务,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中国文化,贴近民众生活,了解中国社区现状。“我们鼓励留学生打破国与国之间的概念,彼此融合,互相交流。而且志愿服务具有价值观方面的正向引导意义,可以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