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豹不仅仅是一家家餐饮店,80后的“金钱豹”情结

  “周末带女朋友去金钱豹搓了一顿”这曾经是很多年轻人向朋友炫耀的一种方式,并加以一种漫不经心的表达方式,为这份炫耀增添光环。

  千禧年之初,在台湾消费者眼里被称为酒店行业“教父”的袁昶平来大陆旅游,在上海发现每年有近10万新人结婚,让他意识到大陆高档餐饮业所蕴藏的商机。3年后的2003年10月,金钱豹正式进驻上海,首创“大型奢华自助餐厅”概念。之后金钱豹逐渐成为自助餐饮业的标杆,媒体追捧的对象,精英人士的社交场所和80后们向往的餐饮“殿堂”。

  超豪华配置,吃饭品质从“就餐环境”开始

  对于就餐环境的注重在现在看来像是个理所当然的事,但在千禧年之初的大陆餐饮业还未普遍有这种意识,即使有的餐厅有,也没有像金钱豹做得那样极致。

金钱豹不仅仅是一家家餐饮店,80后的“金钱豹”情结

  金钱豹选店地址一般在购买力强、地段佳、租金贵的一级城市,每家店面平均营业面积高达7000至8000平方米,1000万以上装修预算,可同时容纳1000多个座位。

  怕是没有哪个店有这样的魄力在消费者吃饭的环境上做这么大的文章。当时也没有哪个餐厅像金钱豹这样缓解了突然富裕起来的人们对于品质生活的焦虑。2003年,刚刚也是中国人均GDP刚刚突破万元大关之际。中国的中产阶级阶层也逐渐形成,人们“向上生活”的愿望愈显得迫切起来,此时,金钱豹恰好出现了。作为中国第一代“新新人类”的80后,恰又在昂扬向上的新世纪接触到了社会,金钱豹自然成为他们追捧的对象。

  三高一低,高端餐饮业也要保证性价比

  高食材、高人力、高装潢、低获利,这样的模式对于行业来说,拉高了竞争门槛,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次物有所值的就餐体验。

金钱豹不仅仅是一家家餐饮店,80后的“金钱豹”情结

  金钱豹的价格曾一直维持在200多元左右,这对于刚工作的80后并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价位。只是一次略显奢侈的消费。在这200多元里,包含了400道无国界料理,丰富的菜色,主厨团队分别来自台湾各大饭店,包括台北国宾、台北福华、君悦、来来等知名饭店。阵容强大的菜色研发小组,持续开发新菜色,平均每半个月汰换30%至40%菜色。

  运营方面,金钱豹从台湾饭店业、餐饮业挖角一批高阶主管,保障餐厅服务、食材供应链和菜色新陈代谢的高质量运转。

  可以说金钱豹拿出了他们对于消费者的最大诚意。

  起起落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再正常不过,而对于金钱豹而说,它还剩下非常宝贵的品牌效应,金钱豹不仅仅是很多80后们的“梦想”,在其他年龄层的消费者当中也具有非常良好的口碑。

  21世纪是个速度非常快的年代,消费者的心理转变导致高端餐饮行业持续萎靡,但餐饮行业还在稳步上升,这说明大众消费正在规模性地崛起。如果金钱豹抓住这个机会成功转型,相信很多消费者还是很愿意为这家诚意十足的餐饮店“买单”的。高关注度对于企业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是企业的不幸,也可以是企业的一次品牌传播,而此时考验的也恰恰是企业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