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的四大危机及其转型发展的方向

当前不仅在许多专业人士那里,甚至也在许多社会人士心里,都有一个佛教发展方向的大疑问在。

例如,昨天,在我友人王礼强博士(他是一位弘扬易学的专家)建的一个朋友圈中,一位名为Jack Yang的朋友,向我提问:“我了解印度教与印度人的世俗世界很贴近,更有日本的僧人可以经商,从政,娶妻生子,中国的道教,佛教与我等俗人距离感很远,缺乏生活化,娱乐化,你认为这是将来发展改变的方向吗?”

我还没有来得及发声,群中另外一位叫”代建红”的朋友立即响应:“如果法师都经商从政娶妻生子,那本身都不净何来教化引导他人。”

我尚不清楚两位朋友的身份,但是从写出的文字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对佛教的问题有思考的社会人士。他们两位的观点似乎相左,也正好代表了目前社会人士关于佛教发展方向的显然有所不同的预期。

(二)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

下午的时候我稍稍加以思考,也在群中写下两段话,表示我对两位朋友的问题的回答:

佛教现代化不管未来如何进行,要有一个原则,就是不失去清净性和神圣性,所以“代建红”的观点,我同意的。

同时历史上一直把佛教窄化成了僧团佛教,其实佛教信仰有三个组成部分:一、三宝信仰,二、四众弟子制度,三、全民享有,法界共建。我们由于历史及文化的原因,基本上把佛教窄化成了“三宝信仰”,今后佛教转型发展的艰难出路,应该是:确保僧团的纯净,建设四众的制度,并由此覆盖社会。所以,百年以来的现代人间佛教,大方向是正确的。

我写了上面两段话后,群中的朋友都给我点赞。我不知道这是出于他们的真心,还是出于礼貌(因为这是一个文化素质很高的群),但在我而言,虽是两分钟写出上面两段话,却是我近三十年思考、研究中国佛教发展方向问题的一些结论。

了解我的朋友知道,迄今为止我个人学术兴趣的大部分,都和近现代中国佛教的问题,有不解之缘。曾经依次研读过杨文会、欧阳竟无、吕澄三位大居士,及太虚、印顺、星云三位大法师的著作,所以他们的问题一一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问题,也一直是我的佛教学思中一以贯之的问题。所以,应该感谢这两位朋友的提问和讨论,让我有机会次日整理学思,并能坦率地整理、发表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三)当前中国佛教文化面临四大危机

在这里首先要声明,我这里谈的“中国佛教”是从总体和宏观的角度谈的中国佛教,我所观察和着眼的中国佛教,不是哪一部分人的“中国佛教”,不是哪一个群体的“中国佛教”,自然更不是哪个个人的“中国佛教”。

我所谓“中国佛教”的概念,包涵了思想、观念、实践、制度、文化、社会心理等诸多成分,既包括大师、大德、名家、硕德生活于其中的中国佛教,也包括无数信徒、无数无名之辈生活于其中的中国佛教,也就是说在我的概念里含摄了通常所谓“精英”及“大众”两个层面的佛教。我这里所谓的中国佛教,还不仅是那些被称为信徒的信者心目中的佛教,甚至也包括那些不一定信仰佛教、但却对佛教怀有兴趣的一般社会人士所思所想所议所说的佛教。

所以,简单言之,我这里说的“中国佛教”,基本上可以说是当前中国佛教文化的代名词,这是从最宽泛的意义上界说的“中国佛教”。“文化”里面好逃生,藉此名相的宣示,对我此文若有感到不快的佛教激进人士,希望不致罪我。

从这个角度,我们就不得不说,也不殚于坦恳认:在当前的中国佛教或中国佛教文化中,确实面临着诸多严重的问题,或者说面临诸多的危机、挑战。在过去的书和文章里,我说到过三大危机,今天我要补充一下,这里谈当前中国佛教或者说当前中国佛教文化面临的危机,我以为主要是以下四大危机:

第一是过度商业化的危机;

第二是心灵鸡汤化的危机;

第三是神秘主义因素依然严重的危机;

第四是原教旨主义倾向正在孕育、发展的危机。

我相信我们这里不需要详细解释四大危机的内容,因为道理很简单,你我都懂的。佛教的存在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系统,因此长期累积的不良社会共业,似必也反映到今日中国的佛教文化中。最近明贤法师等一大批教界、学界的佛教人士,以联署方式来抗议社会上一些人对佛教的诽谤,让人拍手称快,感觉到我们的佛教有觉醒的趋势,有主体性自觉的趋势,这点委实可喜可贺。

不过,在欢庆之余,谤佛问题的另一面却值得我们深思:之所以出现那么多越过道德底线甚至法律底线的对佛教的诽谤,难道不正说明我们当代的佛教文化本身还存有太多太多的问题,所以值得我们批判地反省?

所有的问题,最后都归结为佛教发展的“方向”的问题。所以让我们回到本文的出发点:从佛教信仰的基本内容看当代中国佛教转型发展的方向。

(四)佛教信仰的基本内容

我们当然可以罗列许许多多的内容,作为佛教信仰的“基本内容”,例如我们可以罗列因果报应、四谛法轮、三法印、十二缘生等等许多学说、思想,作为佛教信仰的“基本内容”来看。

这样做当然是可以的,不过本文却不打算这样做。个人认为:我们应当设法在传统佛教中,着力寻找、建构那些比较本真、比较抽象、比较一般、也比较普世的理论、实践或制度,作为我们所理解的佛教信仰中带有本质性、规律性、普遍性及原则性的东西,而这样一些理论、实践或制度,应该同时对于我们今后继续发展、创新佛教的思想、信仰,应该具有理想、规范和促发、引导的意义。

因此,正是基于这样的角度,在回答朋友群的提问时,我提出三宝信仰、四众弟子制度、人类共有及法界共享这三个层次,作为我所理解的佛教信仰的基本内涵。

首先,三宝信仰,这是每一个佛教徒都耳熟能详的内容,因为这是作为信徒每天早晚课都要重复的内容,也是一般寺院、道场佛教教育的基本侧重点。甚至,在一些道场和团体中,这已是佛教信仰、佛教教育的全部内容了。

佛如宝,法如宝,僧如宝,所以称为“三宝”。“宝”这个字,梵文ratna,字面是珠宝之义,表示作为伟大觉者的佛陀,作为佛陀所觉的法即普遍的宇宙真理,作为真善美圣神的体现的清净圣者团队,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

其次,佛陀制定的有关四众弟子的思想和制度,是佛教思想、信仰中另一项最重要及最有深远意义的内容。四众,即是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简要言之,即出家二众,及在家二众。也有开四众为七众的,即加上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不过七众也同样归结为出家、在家二众,本质上与四众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