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铜仁举行

生态文化交相辉映 人自然和谐共生

——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佛教文化论坛在铜仁举行

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铜仁举行


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佛教文化论坛现场。

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铜仁举行


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开幕式现场。本报记者谌思宇摄

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铜仁举行


7月11日,游人在梵净山蘑菇石景点拍照。 

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铜仁举行


  核心提示

  “从地图上看,铜仁乃至武陵山区像是中国的一叶肺。”这片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57.92%,稳居全省第二位,成为长江上游流域的绿色屏障。

  梵净山是著名的佛教名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这里山清水秀,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交相辉映,灿烂多彩。

  近年来,铜仁市加快建设以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为核心覆盖全市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梵净山佛教文化项目建设,让佛教文化焕发生机。

  7月10日至11日,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铜仁梵净山举办,此次论坛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的分论坛之一,主题为“心灵环保·世界和谐”。

  来自八方的专家学者、高僧大德云集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围绕弥勒文化的当代价值、梵净山佛教文化建设、梵净山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

  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以探究梵净山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为缘起,聚焦“心灵环保,世界和谐”主题,向世界发出了“梵净山宣言”,形成了一系列“梵净山共识”。

  梵净山生态环境与佛教文化珠联璧合

  森林覆盖率超过95%,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值达12万个/立方厘米,山泉水清冽甘甜。梵净山的青山绿水好空气,让各界嘉宾赞不绝口。

  参加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的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聚焦梵净山生态环境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发展。

  成果

  生态环境与佛教文化完美融合

  梵净山,既是一座生态之山,又是一座文化之山。与会嘉宾认为,生态景观是梵净山的形,佛教文化是梵净山的魂,梵净山生态和文化的完美合璧,佛教生态环保理念与当今世界生态价值取向高度契合,使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梵净山落地生根。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表示,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不仅仅坐而论道,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佛教文化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说,论坛的举办,既是梵净山佛教文化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佛教界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具体体现。 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梵净山的生态环境与佛教文化实现了完美融合,形成了“弥勒道场、养心天堂”的品牌形象。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广济寺方丈演觉大和尚表示,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自举办以来,推动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完美结合,使梵净山成为弘扬佛教传统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加快发展的典范。

  大家认为,梵净山生态文明与和佛教文化珠联璧合,构成了梵净山独特的区域资源,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既可以成为弘扬佛教优秀文化的典范,也可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实现永续发展。

  如今,历届梵净山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论坛形成的“心态决定生态,心境牵动环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等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理念

  用佛教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此次论坛,深入探讨人类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让佛教的生态智慧和伦理规范参与构建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模式,让佛教的生态文化参与培育当代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省民宗委副主任吴建民说,此次论坛从更深层面、更广领域探索“心态决定生态”的文化价值和“心净则国土净”的教育意义。梵净山为铜仁为贵州搭建了好的平台,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佛教理念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

  大家认为,佛教是充满生命智慧和人文关怀的宗教,在其广博深远的理念体系中包含着系统的环境伦理观和生态意识观,千百年来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多元的参考和启示,对于构建现代生态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佛教的思想,对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和发展困境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五台山黛螺顶主持昌善法师表示,论坛以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为主题,有助于深入挖掘佛教的环保思想和生态理念,更好地发挥佛教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

  “人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只有心态平和,才不会做伤害环境的事情。”昌善法师说,“佛教信徒要知行合一,按照佛教教义去修行,去尊重大自然。”

  “生态环境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与佛教所提倡的众生平等不谋而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峨眉山方丈永寿法师说,人类只是众生万物中的一员,以往人类注重自身发展,忽视了周边的环境和生物,如果大家都能按照众生平等的思想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的困扰将会逐渐减少。

  行动

  守护好绿水青山经营好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从制度、政策层面进行探讨和规范,也需要具体的措施和时间来充实和完善。”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说,希望铜仁继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知行合一,经营好金山银山,守护好绿水青山。

  贵州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通植法师说,贵州这几年提出的“大数据产业”“气候资源”“精准扶贫”“绿色发展”等理念,已经让贵州融入全球发展大局之中。然而,人类无限的欲望是生态恶化的症结根源所在,而这种状态绝不是靠科技进步就能轻易解决的简单问题。

  通植法师认为,在全球性生态危机和发展困境的大背景下,应从利润为本的价值观回归以人为本理事无碍的价值观,赋予“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以新的内涵,变“掠夺性增长”为“绿色共享式发展”。

  与会嘉宾表示,希望梵净山在保护和传承佛教文化的同时,把梵净山佛教文化和生态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人们心灵环保,促进社会和谐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