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非:朱清时院士的“意识决定物质论”是不是太简单了?

一向善作惊人之语的朱清时院士最近又火了一把。6月10日的一场演讲中,朱清时院士声称自己真实体验到“真气”的存在,并且认为真气是意识层面的存在。

事实上,朱清时院士的这些想法由来已久,早就有相关著作在网络上流传。除了认为真气存在,他还声称“人类的主观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客观世界很有可能并不存在”;认为量子力学证明的佛教的哲学,甚至感叹“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靠着量子力学、中医、气功、佛教等等玄之又玄的概念,朱清时院士着实收获了不少追随者,而普通民众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也不敢轻易质疑这位大学者的思想。

李知非:朱清时院士的“意识决定物质论”是不是太简单了?

朱清时6月10日上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开讲“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然而,在专业学者眼中,朱清时的论述确实是存在很多硬伤的。北大著名学者饶毅等人主办的“知识分子”微信号,最近已经连续发表过多篇从量子力学角度反驳的文章,指出朱院士的文章主要问题在于概念粗糙,跳过了很多逻辑推演的步骤,从而导致结论偏差。

笔者不是物理专业人士,不敢就此断言朱院士的量子物理知识存在错误,然而,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却也深感朱院士的哲学概念同样粗糙,故冒昧做些探讨。

核心论述的逻辑矛盾

首先,我们来看看朱院士几年前的一篇文章《客观世界很有可能并不存在》。

朱清时院士的基本理论是,人的神经元中可能存在大量纠缠态的量子,这些量子原本处于多种状态的叠加。当这些量子发生坍缩,确定为一种状态,就成为了意识。

引起坍缩的原因是什么呢?朱清时引用薛定谔和维格纳的猫实验来说明,一只猫原本是处于既死又活的状态,一旦有人观察,就确定为一种状态,因此说是人的意识造就了客观世界。

于是,在这同一篇文章中,朱院士一会说量子坍缩产生意识,一会又说意识引发量子坍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李知非:朱清时院士的“意识决定物质论”是不是太简单了?

薛定谔的猫

除了自相矛盾,这里还有偷换概念的问题。薛定谔和维格纳的猫实验中产生“观察者效应”时,“观察者”都是“有意识的人”,因此不能断定其中真正起作用的是人的物质成分,还是完全不包含物质的“意识”。

实际上,李淼教授的文章中已经指出,主流科学界认为“观察者”未必需要是人,没有意识的物质也能引发量子坍缩。而把“观察者”简单地理解为“意识”,透露出浓浓的民科味道。

对二元对立的理解有些浅薄

而朱清时对“意识”一词的误用还不仅限于此。

在5月10日朱院士发表在个人微博上的文章中,曾有这样一段关于意识和物质关系的表述:

“意识从何而来呢?现在很多科学家认为,大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大脑中的千亿个简单的神经元以正确方式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意识,即感知,思维和其它心智功能(参见《连接组》,承现峻著,2015)。因此意识就像大量水产生的波浪一样,是复杂体系在整体上涌现出的现象。然而,水能产生波浪,但是波浪是不能作用于水本身的。如果意识完全是大脑产生的,那么如何解释能用意念按摩脊髓和大脑?”

在几年前的文章中,朱清时继续表示,“世界上可能存在着类似灵魂的东西,它在人生结束之后不死,只是回到宇宙中的某个地方去了。这种观念跟唯识的根本-阿赖耶识学说是相一致的。”

加粗的这第一句话同后两句仍然是矛盾的,朱院士的前后两个“意识”的概念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其第一个意识(意识1)是指具体的感知,显然是可以作用于物质的;后面的意识、阿赖耶识(意识2)则是作为总体的“精神”,确实可以说不能作用于物质。但这样一来,“意识造就客观世界”也就无从谈起了。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先来看看“意识与物质”的二元论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这里用意识并不合适,只是为了行文方便,后面会有澄清。)

关于意识的概念,最著名的阐述当属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一群面向墙壁的囚徒,只能看到他们身后的人经由火光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便认为这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

在柏拉图看来,人类就是一群囚徒,看到的世界只是理念的投射,因此人生的意义就应当是让自己尽量去符合理念。

李知非:朱清时院士的“意识决定物质论”是不是太简单了?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图片来源:learning-mind)

其实,柏拉图的这一观点并没有经过什么论证,只是作为其政治哲学基础的一种价值判断,试图说服人们去追求正义。而价值判断最容易被后世的神学家所利用,由此,柏拉图成为了唯心主义的源头。

在此后的一千多年中,西方哲学基本被基督教神学垄断,于是理念(意识)被替换成上帝,世界被分割成“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就是所谓意识指导现实的唯心主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