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不经意错过37年 福感寺就在实业街(2)

千年古刹不经意错过37年 福感寺就在实业街(2)

天王头像。

千年古刹不经意错过37年 福感寺就在实业街(2)

坐佛像

千年古刹不经意错过37年 福感寺就在实业街(2)

“府城石笋街”铭筒瓦。

B

/荣光

旅游胜地

女郎留诗答少年

37年前的猜测得到了印证。

6月23日,林向很感慨地说,古时,城西就是成都的繁华之地,诸多寺庙曾经在这一带修筑,“福感寺是较为繁华的。”

唐代高僧道宣曾记录,福感寺修起过一座九级高的木结构佛塔,“这在当时算相当大的了。”贞观年初,大地震动,此塔摇飏,乍倚乍倾,却终挺立不倒。

林向考证认为,记载应指638年发生在松潘、茂汶一带的地震。福感寺不倒,一方面可以说明,寺庙建得好,木结构抗震性能好,另一方面,结合如今来看,在许多次四川地震中,成都都会有摇晃之感,但不会造成破坏。

巴蜀文化专家郑光路说,因其瑰丽的建筑,福感寺一度成为城西旅游胜地。唐朝时,成都女郎卓英英,上庙烧香拜佛,一个多情少年郎君前来求爱,卓英英又喜又怕,写诗答曰:“牡丹未及开时节,留待来年二三月。况是秋风莫近前,一枝和露压神仙。”意思是:帅哥,这庙里庄严之地不是谈情说爱地方,以后再约吧……这首有意趣的《游福感寺答少年》,收入了《全唐诗》。

著名和尚道宣也在《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过福感寺石材的珍奇:隋朝蜀王杨秀坐镇时,派人在福感寺下掘凿,看见一块石头,然后顺着缝隙到泉水旁,也看不见边际。突然,风雨暴至,有一个男子凿取一片,将它取出,仔细一看,乃是黳玉。不明其中的他,向认识宝贝的商人请教,才知道,这黑玉是世间稀有宝贝。

玄奘受戒

开启西天取经的征程

隋唐两代,四方多难,总归绵益。

僧人纷纷避难蜀中,振兴了蜀中的佛教事业,福感寺引来诸多高僧驻足。郑光路考证《四川历史人物名胜词典》认为,《西游记》里的主人公唐僧,就是在福感寺接受了和尚的“合格印记”,踏上了西天取经的征程。

唐高祖武德时期,玄奘与其兄长捷获悉,长安的名僧已聚居蜀地,也赶赴至成都。622年,玄奘一次闲游时,遇见了福感寺。推门而入,寺院规模宏大,建筑宏丽,香火旺盛,他心有戚戚焉。坐定,沉思,他倏然站起,敲开一个高僧的房门,表达了受戒的决心。

得到允许,他端正坐好,那位听见他心声的高僧走来,手持戒香,在他头上炙烧出数个黑疤。受戒后,玄奘常在成都各大寺庙讲经,为人所景仰。但他不以此为满足,从成都东门离开,泛舟三峡,取道荆州至长安。

郑光路从古籍中还读到许多发生在福感寺里的僧侣故事,比如收容了许多麻风病人的道积法师,生活习性不受约束的定光和尚等。当时,在寺庙里,僧侣们常常临摹著名的宋展子虔狮子图,以及张素卿的十二仙君图。美术专业人士曾评价其壁画,“道释人物鬼神诸像,多从事名作之摹写。盖此种摹写,自唐以来,已成为一种画风。”

C

/消失

历史风云

福感寺兴灭之由

始建于两晋,声隆于盛唐的福感寺,唐末走向衰落,两宋时消失,究竟是何原因,使得福感寺湮没于历史烟云,让后人无踪可寻?林向认为,福感寺的消失是因为唐代战乱所致。“到后来,郊区会有老虎出没,福感寺的衰落也是在所难免。”

郑光路认为,福感寺的消失之谜,还可以从两次历史事件中去寻找。

其中之一是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的废佛运动。公元841年,唐武宗会昌元年,刚当上皇帝不久的唐武宗李炎设斋请僧人、道士讲法,只赐给道士紫衣,并下令僧人不得穿着。原来,唐武宗认为,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很快,在武宗为帝的短短六年时间里,一个接一个地对僧人们发难的敕令由皇帝签署、发布。于是,诸多寺庙被拆毁,僧尼全部还俗。此次灭佛的成果是,为唐王室收缴了良田数千万顷,强迫还俗的僧尼26万人,拆寺4600所。其过程中,福感寺很有可能受到牵连。

此外,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6月,节度使高骈上表请求修建成都新城,很快得到朝廷批准。后来,他主持修建的新城用砖1550万块,建成的城墙周长25里。在城墙上面,还修建了门楼、望楼、更楼等各类建筑。新城面积,比原来的城区扩大了六倍左右。高骈筑城改变了城市建筑布局,福感寺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毛玉婷 摄影 刘陈平

原标题:蓦然回首 福感寺就在实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