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佛教与科学

佛学常识:佛教与科学


1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也是实践经验的结晶。其研究的对象均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其中自然科学所研究的,佛教称为“色法”。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象,是在人类的认识、意识形态同客观物质世界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佛教称此为“心法”。“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佛教之根本义,“三界唯心”所讲的“心”是见分和相分的统一体,包括了主观思想与客观存在,此“唯心”不同于“唯心主义”。佛教不强调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而是注重两者之关系。

原始佛教主张“以色、心二法及贪、嗔、痴为根器界之本”,承认“色”(物质界)和“心”(精神心理方面的受、想、行、识)是构成世界的基础是实有的,即承认了世界有物质因素。“心(主观认识)本无生因境(客观对象)有”,这句佛法名言,正折射出朴素的唯物观点。心因物而有,物因心而显,心物本不二。心与物在佛法中是不可分割的两面,且事实上,物质与精神是世界上同时并著的两个组成部分。

“万法唯识”中“万法”指一切心理、生理、物理现象。《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中讲“归心泯相,总言唯识”。其中“泯相”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否定物质存在。“相”是人类对客观外界直观的、被动的反映。佛法唯识是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之基础上,把佛教的世界观与实践亲证用到认识论上,提高增加了人类认识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们的认识不再成客观外界的直观的、消极反映(泯相),进而成为人类改造自身意识与思维的积极、能动的反映(归心)。

佛教的出发点在为证到真如实相,研究宇宙人生真理,以指导人生为主题,作为人们改造主观意识的指南;科学之目的则为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南,二者任务不同,佛教是门哲学思想,而哲学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括与总结。佛教与文化艺术、哲学一样,既可采用科学真理作资料,又可采用神化虚拟作资料。而文化艺术、哲学与唯物科学不对立,那么亦不应将佛教放在科学的对立面上认识。

佛教作为一种人类意识形态,其又对天文、医药、心理、生理等学科莫不有所涉及。“佛教是综合物质精神的宗教”,近代著名科学家王季同(1862—1942)在他的“唯识研究序”一文中就已提出了这一观点。若仅仅视佛教为“唯心主义”,或是一场持续两千年的欺骗,那未免太简单化了。

2

从公元二世纪起,佛教逐步成为当时历史上亚洲地区众多奴隶制、封建制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体现出它是具有很强适应性、融合性的一门宗教。

自两汉之际佛教传人我国,它先在形式上依附于中国传统宗教中的道士方术,后经魏晋南北朝与玄学合流,形成派别,直至隋唐,同儒学相融,逐渐建立宗派,完成体系,并开始以中国佛教之面貌走向世界。佛教除了在意识形态与哲学思想之外,亦融汇、吸收一系列科学思想,加以消化利用,从而用来增强自身的思辩性与生存力,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如17至18世纪末形成的原子学说(Atomi—Ctherory)以及电子、核子论,均被用于佛法“诸法众缘生”的哲理论证中。爱因斯坦的物质、能量互为转变说(E=mc2)则被用在证实佛经“芥子纳须弥”的理论中。中世纪西方宗教曾反对的宇宙、天体、星云系统论,却给佛教“娑婆世界”和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说提供了充实的依据。诸如此类的事例甚多,这儿恕不一一再引。由此我们对佛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可窥一斑知全豹矣。

3

著名美藉华裔科学家沈家桢博土曾言:“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趣,我对佛学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学与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常常在科学研究、讲学之余,还坚持修“定”(佛教三无漏学中的一种修持实践手段)以达到澄净思维、开智益慧、明心见性。综上所述也从侧面反映了科学与佛教的统一性和相互促进性。

由于千百年来受民间习俗影响,诸多愚昧、无知、荒谬的邪道外神莫不附会于佛教,迷糊了世人对它的正确认识。人们往往无形中透过以往认识其它宗教的有色玻璃以窥览佛教,同时佛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受到过冷落与不公正的对待。更有甚者,假佛教之名搞迷信、筮祭等,这是亵渎佛教。佛教提倡智信,反对迷信。佛教和科学是斩向迷信的两把剑,然而世人多知秉执科学之利剑破除迷信,忽视了“佛法”这把慧剑。

孙中山先生曾评价:“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此言决不为过,佛教不仅科学,更能对当世之科技发展补偏救弊。人们利用科学研造出各类先进的武器,但无法通过科学研造出和平,佛教却能为之;科学可诊治人类疾患,但却无法解脱人之生死大患,佛教则能为之;科学可创造高水准的物质生活享受,但无法创造高水准的精神道德品格,佛教能为之。佛教本身乃为道德完善之所必须。目前,科学搞出了“克隆”技术,唯有道德伦理能制约之,使其不至于泛滥成灾,以至直接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

爱因斯坦说过:“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佛教与科学相融、相生,同为今世所需要,两者皆不可偏废。科学能增强国力,推动物质经济发展;佛教能规范民行,推动精神文明发展。科技普兴之际,佛教亦当广为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