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近期举办多项国际国内学术活动活跃校园学术气氛

      近期,西北大学举办首届西安居士佛教论坛,“陕西作家与当代文学创作”讲座会,波兰考古学者玛尔塔·茹诃夫斯卡博士作“丝绸之路”学术报告等活动,活跃学术气氛。

      ——首届西安居士佛教论坛在西北大学举行。10月26日,由该校主办的“首届西安居士佛教论坛”举行。来自陕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终南山佛教协会、凤凰艺术研究院、太白山佛教艺术博物馆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佛学院的法师以及西安近20家佛教居士群体的代表130余人参加。

      本届论坛围绕“佛教研修关系”和“佛教僧俗关系”两大主题展开,旨在搭建一个佛教研究和佛教信仰彼此交流的平台,以便了解佛教信仰群体需求,倾听居士团体的心声,了解居士佛教的现状与走势,进而推动陕西佛教的学术研究,带动西安地区广大居士群体的良性互动和陕西佛教的健康发展。该校佛教研究所李利安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论坛选定的两大主题历久弥新,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是解开当下佛教界诸多问题的钥匙,目前佛教研究对现实层面的问题关注不够,研究当代问题需要费时费力、耗资耗材地进行调研,希望论坛的举办能进一步推动民众当代信仰状况的研究。

      经过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和信众群体认为佛教僧俗关系正面临着时代变迁与其他宗教文化的双重挑战,值得各界密切关注;发挥宗教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应有的作用,要重视民众真实的精神世界。论坛就新形势下的僧俗关系定位达成一致。


西北大学近期举办多项国际国内学术活动活跃校园学术气氛


西北大学“陕西作家与当代文学创作”讲座会现场
 

      ——该校举行“陕西作家与当代文学创作”讲座会。10月28日下午,“侯外庐学术讲座”第四十八讲——“陕西作家与当代文学创作”会在该校举行。庄重文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和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等奖项获得者吴克敬,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穆涛,著名诗人、陕西作协副主席、《延河》杂志主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阎安,西北大学文学院段建军、杨乐生、周燕芬出席,该校200余名师生聆听。

      会上,吴克敬、阎安作为主讲嘉宾与段建军、杨乐生、周燕芬三位教授就“陕西作家与当代文学创作”这一话题进行对话和交流。吴克敬认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失意、沮丧甚至绝望,文学就是来给予人抚慰的,这就是文学的重要功能。他指出当下的文学创作中充斥着太多血腥、黑暗和肮脏的东西,但是文学作品再怎么残酷也比不上现实生活的残忍,所以文学作品就是要去写那些温暖的东西,尤其是小说创作,看似平淡、从容的作品其实更具力量。阎安先生表达了他对该校人文积淀与传承的赞誉之情,他谈到当下文学即将发生的变革,就是文学写作的高度职业化。他说,只有人文素养完备的人才能进行创作,因而他提出大学在现在、未来都是文学的起点。当谈到诗歌问题,闫安指出诗歌具有多义性、多解性甚至不可解性,而诗歌写作也是无法定义的,因为它是一种“个性化表述”。穆涛主要谈到陕西的散文及陕西散文与国内散文的关系。他提到贾平凹的“大散文”观,即散文写作要强调个性、强调认识力和在写法上强调具体性,他认为文章里面细致功夫做到了,个性自然会出来。

      讲座后,三位主讲嘉宾还与师生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互动。

      ——波兰考古学者玛尔塔·茹诃夫斯卡博士到该校作“丝绸之路”学术报告。10月28日下午,波兰考古学者玛尔塔·茹诃夫斯卡(Marta Zuchowska)博士应邀为该校师生作了题为《丝与瓷:公元一千纪丝绸之路上的帕尔米拉》的学术报告,该校100余名师生聆听。

      茹诃夫斯卡博士以波兰考古队1959-2011年间的发掘成果为基础,首先讲述了帕尔米拉的城市结构,重点介绍了神庙、剧场、塔墓等古城建筑;其次,强调了帕尔米拉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最后从更大的地理视野谈到帕尔米拉与各国的贸易往来。茹诃夫斯卡博士指出,帕尔米拉虽然位于沙漠中心,几乎不生产任何东西,但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娴熟的贸易技巧,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

      据悉,玛尔塔·茹诃夫斯卡博士供职于波兰华沙大学考古研究所,学术专长为希腊罗马考古、水下考古和丝绸之路考古。1995-2009年间参与波兰考古队在帕尔米拉的发掘工作。从2003年开始,先后在巴黎第十大学、华沙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