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老科协六种工作模式助农脱贫

  深入田间地头 创新工作方法

  全省老科协六种工作模式助农脱贫

  日前,顶着中午的大太阳,威县高公庄乡草楼村梨农丁灵恩追着县老科协会长苏桂珍讨教梨树的管护问题,“明年我那两亩半秋月梨就要进入盛果期了,棵棵都是‘摇钱树’,技术上可不能出岔子影响了产量。”

  “开沟施基肥,以腐熟的粪肥为主,再往后就得注意给梨树拉枝整形、修剪了。”苏桂珍语速快,丁灵恩竖起耳朵仔细听。

  可就在几年前,丁灵恩对苏桂珍的话却根本听不进去,还觉得“这老太太都快把牛皮吹上天了”。

  草楼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冀南行署的所在地,当年边区的医院、服装厂、兵工厂、印钞厂等就设在村民家中,是十里八乡公认的“革命村”。但由于位置偏僻、地贫土薄,这里也是全县出名的贫困村。为了给草楼村找出一条致富路,2012年,苏桂珍领着威县老科协的一班人到这里当起了“编外”村民。

  根据当地位置、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威县老科协决定引导村民大规模种植秋月梨。它产自日本秋月一带,口味好、价钱高,盛果期亩产可达4000多公斤。但不知秋月梨为何物的草楼村村民,开始却并不买账。那时候,苏桂珍把大伙儿召集起来开大会,说“盛果期亩均毛收入能到1万元”,只听见底下冒出几声干笑,根本没人搭腔。

  丁灵恩当时就不信,“咱又不是没种过梨,前几年卖一斤都挣不着5毛钱,你凭啥保证能赚那么多?”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2012年,威县老科协的部分成员集资90万元,又借贷45万元,在草楼村租地300亩,建起了高效农业示范园。

  由于资金有限,头一年园区栽植梨树100亩,群众跟进200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丁灵恩也种了两亩半。结果让他大喜过望。“今年梨果刚刚上产量,亩产大概3000多斤。前两天,个头在6两以上的一级果,都被山东客商直接从树上摘走了,收购价一斤能到2.8元。”他笑眯眯地说,一下子8000多块钱就到手啦,“这么算算账,苏会长当时许诺的亩均1万多元毛收入,说得还是太保守啦。”

  一园示范一村、一村带动一乡、一乡引领一县,威县老科协在草楼村创办的科普示范基地——300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已成为全县建设优质果品产业带的样板。

  包括创建科普示范基地在内,省老科协探索出助力精准脱贫“六种工作模式”,为各地加快脱贫脚步点亮了科技星火。

  打造老专家服务团队。围场老科协副会长谭宗九是马铃薯专家,近年来,他引进试验和培育的新品种“夏波蒂”每年在我国北方地区推广30万亩,年经济效益达3亿元。

  建言献策编规划。70多岁的省林业厅原巡视员、正高级工程师曲宪忠2013年来威县,主持制定了《威县西沙河流域绿色A级高效梨产业带建设规划》,到2016年,已指导建成6.8万亩高标准梨园,帮助3万多农民增收致富。

  举办科普报告和技术培训。盐山县老科协副会长王岐凤,坚持自费编发《田野科普》,到2016年已编发150期。宽城老科协组织养蜂专家搞技术培训,帮全县722户养蜂户脱了贫。

  开展技术推广和就业指导。81岁的隆化县老科协会长孙慧君,多年来坚持组织村民试种“热河红菜”,还试验成功了“热河红菜糕”,年产值达300万元。

  探索科技扶贫多元联盟。威县通过邀请中国农科院李全新博士和省内老专家组成顾问团,在各行业搭建起战略合作联盟,实现了现代农业园区的一体化发展。

  “这不,听了县老科协专家的话,我又把秋月梨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20亩,以后的日子想想都带劲。”丁灵恩说。 (记者 张怀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