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音乐演出中的“马拉松”你参加过吗?

 一场体育竞赛的马拉松长跑,时长不过两三个小时,可音乐演出中的“马拉松”你参加过吗?上周六,第二十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重头戏“音乐马拉松”在保利剧院上演。除去两小时的休息时间,从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分为上下半程的演出在古典音乐的赛道上整整“跑”了10个小时,为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建20周年的生日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云南昆明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一天时间里,9家国内著名交响乐团齐聚一堂、依次登台,而由这些乐团的声部首席和副首席演奏家组成的北京国际音乐节节日管弦乐团,在“马拉松”最后压轴亮相,完成了中国交响乐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式聚会。

  一天听遍国内交响乐团

  上午10点整,保利剧院中响起了充满云南风情的《火把节》音乐声,在青年指挥家黄屹的执棒下,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以独具地方特色的音乐,拉开整整一天的马拉松大幕。

  “这场音乐会上,一天能看尽国内交响乐全貌,各地乐团都铆足了劲儿做自家的曲目设计,以求最好展现自己的实力。”北京国际音乐节节目总监涂松介绍,每个乐团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奉上独具特色的“大菜”。上海交响乐团的《梁祝》充满江南风韵,依稀能听出越剧影响下的化蝶神采;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呈现了《二泉映月》等一批经典保留曲目,中国味十足;深圳交响乐团则挑战了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

  “本来我以为自己坚持不下来,没想到看了上半程,感觉5个小时一下就过去了,中途就去了一次卫生间,还是一溜小跑。”上半程演出结束,观众刘莹感到很惊讶,一场超长的音乐会居然“这么好看”,“中国爱乐乐团演奏理查·施特劳斯和瓦格纳的曲子‘重’一点,北京交响乐团的《卡门》序曲、《溜冰圆舞曲》,非常小巧、熟悉,这么一搭配,整场听下来一点都不累。”

  而在上海交响乐团“接棒”登台前,音乐马拉松还穿插了“青年音乐家奖——雀巢杯”奖项的颁奖仪式。为了激励青年艺术家,北京国际音乐节把这项新设立的奖项,颁给在音乐会中与上海交响乐团共同奉上协奏曲《梁祝》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柳鸣。2016年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她是进入决赛的唯一一位中国人。还是大学四年级学生的她,上台领奖时激动得直哭:“感谢小提琴比赛和北京国际音乐节给了我这么多机会,让我变得越来越厉害。”小姑娘率真的话语和止不住的泪水,逗得观众欢笑连连,也为她送去鼓励和祝福的掌声。

  王健临时加入节日管弦乐团

  时针在动人的音乐声中一格格前行,晚8点后,青岛交响乐团在指挥家张国勇的挥棒下,奏出最后一个音符,9支国内交响乐团都完成了自己的亮相。在台下坚持一天的观众不免有些疲劳,但大家都没有走,因为他们都在等待,一支由中国交响乐界“全明星阵容”组成的北京国际音乐节节日管弦乐团即将压轴登场。

  这支全明星阵容的梦之队,由此前登台的各大交响乐团的首席、副首席组成。就在马拉松正式演出的前一天,他们刚刚在保利剧院进行了抽签,抽选出参与节日管弦乐团的成员和座位顺序,一支近90人的年轻乐团诞生了!

  “王健!那是王健!”看着走上台的全明星乐团,眼尖的观众一眼发现,人群中竟然有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的身影。原来,在下午与杭州爱乐乐团合作登台后,他临时主动提出想加入这支史无前例的节日管弦乐团。可乐手们的座位已经抽签排好,乐团只能安排他坐在大提琴最后一排谱台。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提琴家愿意坐在乐团的最后,他的低调、谦逊也让观众大为感动。乐团的首演还没开始,现场已经是尖叫声、掌声、欢呼声一片。

  随后,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登台,指挥棒一挥,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激情澎湃地开启新乐团的首演征程。乐曲中,电子礼炮轰鸣炸裂,像是给节日乐团的诞生祝福,也像是给北京国际音乐节20周年的贺礼。一曲终了,余隆转过身对沸腾的观众说:“下面给大家带来《金银圆舞曲》,这首曲子大家可以随便拍照录像!”“喔——”又是一片欢呼声,观众们纷纷掏出手机,见证这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中国交响乐的里程碑

  众所周知,节日管弦乐团在国际古典音乐界早有先例,很多世界知名的古典音乐节都设有自己的节日管弦乐团。乐团从起初松散的、音乐家自愿组成的演出团体逐渐发展为固定模式,如琉森音乐节、布达佩斯音乐节等。这些节日乐团也成为世界古典音乐界的重要力量。

  而在北京国际音乐节20岁生日时,作为创举的节日管弦乐团诞生了。从团员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就能看出他们给音乐节庆生、为中国交响乐事业过节的欢乐气氛。自打节日乐团成立的消息传出,百余位各大乐团的首席、副首席们纷纷报名。节日乐团建制不过90人,想参加的演奏家们却有120位。怎么办?为公平起见,抽签吧!

  对于常规交响乐团来说,演奏家的座位次序需经严格考核确定。可这一次,慕名而来的演奏家们根本不在意自己坐在什么位置,像在参加中国交响乐界高手的party。当年一起读书、留学的老同学们又聚在了一起,看到老朋友抽中“头彩”、坐了节日乐团的首席,余下的一百多人跟着欢呼。那些遗憾抽到空签的演奏家一样兴奋,上海交响乐团大管代理首席成敏就抽到了轮空的白色小球,可他还是笑得特别开心,站在抽签箱前,一脸“求合影”的卖萌逗趣表情。

  “中国交响乐事业发展这么多年,今天能以非常职业化的形态,完成10小时的马拉松演出,还组成了节日管弦乐团,说明中国交响乐的发展有巨大的潜力。”中国爱乐乐团团长李南十分激动。伴随着节日管弦乐团的新生首秀,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音乐马拉松走向了终点,但中国交响乐事业却继续向新的未来走去。

  幕后

  9支乐团换场秩序井然

  整整一天的音乐马拉松“跑”下来,音乐家们玩得激动,观众们看得过瘾,可对音乐节的工作人员来说,却是重大的考验。

  “寻常的音乐会,换台备场非常常规,很少有特别出格的大乐器,也不会有好几个乐团的多次换场。”“马拉松”正式演出前一天,音乐节的工作人员在后台为几件大型乐器的摆放反复琢磨着。“普通演出的打击乐,有定音鼓或者三角铁就基本可以搞定,可这次广州交响乐团演奏的《罗马松树》,要用的木琴个头就比定音鼓小不了多少。”而演奏曲目数量最多的北京交响乐团,也会用到很多零碎的打击乐器,在马拉松终点线登台的节日管弦乐团要演奏的《1812序曲》里还会用到大型打击乐器管钟。

  这些乐器什么时候摆上场?要一直放在台上,场上哪里堆得下?要是跟着乐队一起上,需要多长时间搬运和换场?要知道,相邻两个乐团的换场时间只有15分钟,一旦时间卡得不严,“马拉松”被无限拉长,观众肯定受不了。这些,都需要工作人员去提前协调和解决。

  “所有乐手自己拿着乐谱上台,一旦演出完了,自己再拿着乐谱下台,千万记住。”排练时,李南反复跟中国爱乐乐团的团员强调。平时演出,乐团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收谱子、拿谱架,这次为了减少在后台穿梭的工作人员,团员们全靠“自助”。

  而在上场口的舞台监督台上,一份《马拉松交响音乐会演出注意事项》摆在那里,3页的文件由好几组表格绘制而成,上面密密麻麻的五号字看得人发晕。“10:45,昆交乐手带乐谱从下场口出,爱乐乐手上场口备场;10:55,爱乐乐手上台,团长致辞;10:58,对音。”流程已精细到每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