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精准帮扶是目的

省科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要求,联合省农委、省扶贫办、省农科院在全国率先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一年多来,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精准帮扶为目的,以协同推进为保障,以内生动力为根本,探索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新模式,着力“四个强化”、实现“三个全覆盖”,取得了一定成效。

  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精准帮扶是目的。目前,全省有各级科协组织12000多个,其中省级学会130个,市级和县级学会2905个,省市级企业科协643个,乡镇、街道(社区)科协2409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5853个,农村科技示范户5万多户。我们有着广泛的组织优势、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找准了科技助力这个切入点,组织和动员全省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精准扶贫怎么做?在贫困地区加强科学普及,大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推广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生活技能,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去年,我们在自治州试点时,确立了推进科技专家小组——驻村帮扶工作队——贫困村群众协同攻坚的思路,根据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实际需求,向每个工作队选派科技专家小组,为驻点贫困村及贫困户提供便利、有效的科技服务。据统计,全省已组织服务专家2340名、支持农技协与农技协联合会210个、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实名登记在册人数12410人。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根据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帮助贫困村制定扶贫发展规划,谋划脱贫攻坚蓝图。依托科技专家及其派出单位优势,进行产业合作开发或创新创业,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实现精准帮扶。凤凰县木里村通过省派出科技专家指导,大力发展铁皮石斛林下种植,形成了优势产业,贫困户找到了致富的新门路。

  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协同推进是保障。作为一个群团组织,科协要大有作为,就必须抱团取暖、借船出海、搭车出山。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需要多部门协作,合力推进,形成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新动能。一是加强横向联动、纵向互动。着力完善科协、扶贫、科技、财政、农口等部门单位横向联动,国家、省、市州、县、乡、村六级纵向互动的协同推进工作机制;着力建立健全科技、产业、市场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二是健全经费投入的整合机制。把助力工程、扶贫开发、科普惠农等涉农经费,按用途加强统筹整合使用。钱随事走,渠道不变,各计其功,各尽其责。省科协、省财政厅在全国创新性地将助力工程项目纳入“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重点支持的内容,新设立了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农村科技助力示范项目”“农村科技助力专家组项目”等专门项目187个,共投入项目补助经费1870万元,支持各级科技专家与基层科普组织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对口开展科技服务。

  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是根本。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激发其内生动力至关重要。

  以省派驻帮扶工作队的驻点村为重点对象,选派科技专家小组进村入户,定点、巡回帮扶,开展技术培训,传授科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提高贫困人口科学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科普带头人、致富能手、新型职业农民和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既使村民教有良师、学有榜样,又打造一支永续的乡土科技人才队伍。我们明确要求,要为每个驻点帮扶村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培养5户以上科技示范户(科普带头人)、帮助创建2个科普示范基地、发展2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变“输血”为“造血”,既解决物质贫困,更解决“素质贫困”,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素质和种、养、加水平,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所长李卫东与永顺县响塘村贫困户彭武艳组成“帮扶对子”,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引进60亩精品特色猕猴桃,发展果园套养生态土鸡等形式创收3万余元,不仅摘除了贫困帽子,还新建了100多平方米的楼房,成为村里的科技致富带头人。

  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是各级科协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政治责任。下一步,省科协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组织动员,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进一步紧扣科技助力目标任务,加强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创特色、促发展,真正做到用心用脑用情用劲,为助力脱贫攻坚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