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也是商品出口的‘巨大磁铁’以及

“中国经济发展要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强劲。”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昨日在第十一届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及其对全球经济发展将发挥的关键作用,成为昨日论坛的焦点话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经济要更加聚焦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方共识。

  中国经济地位全面提升

  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和作用正迈上新台阶,这是国内外机构人士在此次论坛上共同传递出的一个明确信号。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也是商品出口的‘巨大磁铁’以及全球重要的需求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David Lipton)表示,作为一个贸易性国家,中国已成为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交易伙伴,而这些经济体的GDP占据了世界总量的80%。

  “一带一路”建设正是串联起中国与世界的重要途径。其影响不仅是在对外投资建设领域,更促进了国家和地区之间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胡怀邦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最大限度地凝聚发展共识,为全球共同繁荣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注重与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发展战略相对接,有利于形成世界不同地区的共同行动。”

  他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作为优先领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数据显示,中国对其他经济体的带动作用明显,2014年至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

  胡怀邦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商品总额达2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将达1500亿美元。

  而在金融市场上,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中国地位也得以巩固和提升。

  德国联邦银行执行委员会成员东布雷(Andreas Dombret)在论坛期间表示,人民币在很多金融中心都确立了地位,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很多国家的央行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比如欧洲央行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中央银行,包括德国央行也决定纳入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之一。

  看好多个行业增长潜力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论坛上说:“我们今天看重的是经济高质量的增长,以及整个经济运营体效率的提升。”

  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动力在哪里,也是当日与会人士的热议话题之一。

  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懿宸认为,经济要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是要突破整体经济中相对比较低效的部分。一方面是要靠开放政策,进一步允许外资、民营企业参与到各个领域中间来。另一方面是国企改革。国有企业已经形成了大概150万亿元的资产,如果这些资产效率提高1%,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沈南鹏说,中国过去40年的成长,除了得益于坚定的改革开放之外,“敢为天下先、敢于创造新的商业模式”的企业家精神也相当重要,这两者的结合使得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到今天。

  在未来一年里,哪个行业在中国将有最大的增长潜力?本次论坛上的一项现场投票结果显示,有34.5%的投票者看好电信、媒体和科技行业(TMT),22.3%的投票者看好医疗,其次分别是绿色环保产品及服务行业、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房地产和基础设施。

  “像电子商务、医疗、教育和旅游这类在消费升级中能带来很大增长的行业,是很有潜力的。”沈南鹏称,同时,中国制造也值得关注。他说,拿2017年与2016年相比,在红杉资本关注的医疗健康、TMT、消费、工业技术四个领域里面,投资规模增长最大的是工业技术。以前投资者对于中国的制造业可能会有“技术比较落后”的刻板印象,但是这个情况如今已有很大改变。“我们的技术是跟得上的,成本也有一定优势,像手机、电动汽车这些领域,中国企业是有机会的。”

  除了消费行业,张懿宸还看好环保行业。他说,从投资角度讲,环保行业投资标的的供应是不足的,但相信今后一年里有非常大的投资潜力。

  与会的投资机构代表还看好“一带一路”带来的机会。罗兵咸永道亚太及大中华区主席赵柏基认为,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之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包括城镇化的发展,同样会带来很多不同方面的机会,比如电信、物流、零售、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