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扫门前雪”式的防疫方式不再可取,将障碍复工活力

 历史告诉我们“卡是死、放是活”现在部分省市在大力促进复工复产,有的地方政府还推出报销车票,但效果疲软,回想此前的节后春运,拥挤不堪,无一不是一票难求,何以形成这种局面呢,“我怕返城后被要求禁足14天或去医院酸检(核酸检测)遭交叉感染,还是等一等“,许多小微企业主和员工这样担忧。

一、不要被分批复工(流行语)的建议误导

 有企业经验的人都知道,现代产品都需要上下游,上游生产下游不需要货,生产出来存不下,下游需要上游没有供应也不行,自己生产所需的辅料、配料、添加剂、设备的耗材都需要外围厂家,哪怕是装卸工、司机都是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在供给、生产、销售链条上一个都不能少,否则过程很吃力。

二、“自扫门前雪”式的防疫方式增加政府负担与障碍复工活力

 管进、不管出,外来都是“嫌疑人”。某市将外来返城人员分成了三类:疫区,1000人以上,和其他省份。但在实践操作中往往社区会层层加码,会要求其他省份的返城人员均禁足十四天,或酸检(核酸检测),从总体角度来看,使得社区多在做重复监管,所谓重复监管就是A区人到B区,B区要监管,B区人到A区,A区又要监管,流动人员信息互不认可,同时,要求酸检的做法无疑转嫁给医疗机构更大的负担(且不说医疗机构能否应付得了)。

三、所有都离不开背景,目前的大背景是

1、现在全国几乎找不到一个不设防控点的地方,

2、很难找到一个有了病例而不被禁足的小区

3、全国交通运输没有一个不设防控点的单位,

4、全国的交通运输(省界)没有一个不设消毒监测的地方。

 5、很难找到几个不注意自我防护的人(人见生人都会远避几步),

三、政府亟需让每个小区(村)的信息共享,构筑全国一张网

务工、返工往往是跨省性的,所以习主席讲“全国一盘棋”,但“自扫门前雪”的防疫方式,让我们主动放弃了利用这盘“棋”。目前构筑起的防控点(区、村),应再对所辖区域进行摸排,并将情况如实上报上网,使全国防疫数据尽快建成一张信息大网。

四、确认“三零”小区(村)及其人员,让“信息互认”

所谓“三零”小区(村)就是:零确诊、零隔离、零疑似的小区(村),并对长期(30日内)居住在“三零”小区(村)的人员发放全国通用的二维码,全国所有社区、机场、高铁等都认可此二维码,使之行成互认机制。此举旨在筛选出“好人”,当然难免也会有疏漏,但在现在的防疫大背景下即使有漏网之鱼也是千万分之一。

五、对湖北之外"三零”(村、区)的“好人”先行开放人员流动

让大多数“好人”先流动起来。人员可以凭“三零”二维码乘坐:农村班车、城市公交、出租、高铁、飞机,可以上公路、上高速,可以进小区、进单位、进工厂、进楼宇、进商场、进餐厅。“三零”(村、区)对于全国来说,毕竟还是绝大多数。

六、尽快让社会“活”起来

历史告诉我们“卡是死、放能活”,改以“卡”为目标,变为以科学的“放”为目标,放得越精准越好,放的越多越好,放的时间越快越好,笔者比较担心经济下行排头兵会是实体商业,目前人们不敢或不想出门,这种心理持续下去,形成某种习惯会影响实体商业的经营基础,一大批实体商业经营者的收益不好,必将作用于整个社会消费,进而影响产出。政策一旦制定,要尽快直达,直达到社区、委会、村委会、小区物管等(老百姓打电话了解情况的对象往往都会是他们)。

七、此举的益处太多,随列几项

1、改变每一个打算返工人员的心理阴影,激活复工动能,降低社会成本。

2、腾出精力来分批处理“二零”小区,“一零”小区,最后到户、到人。

3、降低乘车标准,节约社会资源,无需“隔位”而坐。

4、逐步改变人防人的心理,减少口罩供需矛盾(都是好人,不必都带口罩)

5、工作单位无需拉开很大距离,不必处处小心。

6、空气会更自由。

                                                                                                                      作者: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