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海峡中线”默契是怎样形成的?

昨日,湾空军的多架IDF和幻影-2000战斗机起飞拦截解放军经过湾附近空域飞往南海的运-8电子侦察机。据称解放军飞机当时飞入了台湾所谓“防空识别区”。这一事件的反常之处在于,台湾所谓“防空识别区”其实深入大陆上空,是不可能得到实际“固守”的“防线”,而两岸以往有一定“默契”的“军事分界线”,其实是“台湾海峡中线”。

那么这条围绕“海峡中线”,大陆与台湾空军历史上的交锋情况如何,最终又是如何不越过“中线”的默契,以下文章值得一读:

(文章发表于2010年《环球人物》杂志,作者:李润田 萧师言)

首先,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海峡中线”的来龙去脉。

准确地说,“海峡中线”是一条虚拟的线,它不同于一般的领水或者领空界线,没有任何国际条约对其做过规定和约束,这仅仅是两岸军队的一种默认或“约定俗成”。

具体地说,所谓“海峡中线”是指台湾海峡南北向的中心线。这条线延伸到空中,就是台湾海峡上空的“中线”。根据台湾《全球防卫杂志》记载,“海峡中线”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半个世纪前。1954 年12 月2 日,台湾当局与美国签订“美台协防条约”后,美国军方出于控制冲突的考虑,要求台军所有战机和舰艇必须在“海峡中线”以东活动,否则就得不到美军的安全保障。美军还以美空军首任驻台司令戴维斯准将的名字给海峡上空的“中线”进行了命名。1958 年9 月17 日,美军颁布的作战条令就曾规定:“经判定为敌机,且若该机飞越‘戴维斯线’以东时,即认为存在敌对行为,将予迎击并歼灭之……”此后,台湾空军又以“海峡中线”规划出自己的所谓“防空识别区”。

两岸“海峡中线”默契是怎样形成的?

台湾军史馆绘制的“温州湾空战”图,号称“击落共机30架”

然而,台军多年来对“海峡中线”却一直刻意回避。直到2004 年5 月,时任“国防部长”的李杰接受“立法院”质询时,才首次公布这条线的具体位置。事实上,对于台军而言,“海峡中线”分为空军与海军使用两种:前者由北纬27 度、东经122 度至北纬23 度、东经118 度两点间的连线;后者由北纬26 度30 分、东经121 度23 分至北纬23 度17 分、东经117 度51 分两点间的连线,中段还带有一定弯折。

“海峡中线”历经了多次调整,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从历史上看,“海峡中线”原本也不是一条双方都恪守的界线。大陆方面原来就不承认美台公布的“戴维斯线”。上世纪50 年代,大陆的海空力量都弱于台湾,为了避免无谓的损失,解放军海空军的活动都局限在自己的12 海里领水线之内。而当时东南沿海尚有大量岛屿控制在国民党军队手中,台湾除了禁止渔船及商船跨越“戴维斯线”作业,其海空军几乎每天都跨过中线活动,甚至直接深入大陆内地侦察。

两岸“海峡中线”默契是怎样形成的?

台湾海峡上空的最后一场空战中,我军参战的歼-6战斗机

两岸“海峡中线”默契是怎样形成的?

台湾空军使用的美制F-104G战斗机

而最终促使双方开始默认“海峡中线”的,主要是因为三场战斗。

基本确定“海峡中线”概念的战斗是著名的“金门炮战”。

1958 年8 月23 日,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组织了长达30 多公里、呈半圆形的炮兵阵地,同时向金门开火。接连3 天,共有10 万发炮弹飞向金门,火力的猛烈与密集前所未有,整个金门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岛上的机场、弹药库、油库及炮兵阵地均被摧毁,台湾“国防部长”俞大维受重伤,金门防卫司令部的三个副司令死于炮火之下。与此同时,双方在金门周围海域还发生了激烈的海战与空战。

这场炮战的爆发,有其复杂的原因。其一,新中国当时正在对第三世界国家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挑衅进行声援。其二,美国为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分裂事实,当时强烈要求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出军队,龟缩本岛,台美矛盾凸现。

对于蒋介石在台美关系上的矛盾与妥协,中共中央领导层明察秋毫。为了支持蒋介石不撤出金马,在一个中国立场上与美国斗法,毛泽东等作出重要决策,延续对金门的炮击行动。10 月25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再告台湾同胞书》,指出:“美国的目的第一步是孤立台湾,第二步就是托管台湾”;“我们两党间的事情很好办,我已命令福建前线逢双日不打金门的飞机场、料罗湾的码头、海滩和船只,使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大小岛屿上的军队、同胞都得到充分的供应……以利你们长期固守”。

蒋介石对此也予以积极回应,并加紧向美国施压。自此以后,“金门炮战”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每逢单日,双方开炮,但均不打对方的阵地和居民点,只打到海滩上。逢双日,双方停止炮击。逢过节,停炮3 天。后来,渐渐的双方不再发射实际的炮弹,而是发射所谓的“文宣弹”,即所发射炮弹内没有任何火药,而是装满了传单。这种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马拉松式“炮战”,实际上只是象征两岸并未停火,中国内战还在继续。海峡两岸这种特殊的“炮战”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 年代末。美国分离台湾的图谋也始终未能得逞。

两岸“海峡中线”默契是怎样形成的?

1958年空军入闽争夺台海制空权,7月27日,空18师五十四团大队长大队长赵德安、飞行员黄振洪、中队长高长吉和飞行员张以林驾驶4架米格-17Ф以3:0的战绩打败国民党空军F84G

可以说,正是经过这场炮战,基本形成了两岸在海峡中的对峙态势,为日后双方逐渐默契地遵守“中线”原则奠定了基础。

不过,真正让台军明白“海峡中线”即“红线”——不可轻越雷池半步的,还是后来的两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