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迎来20周年纪念2011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

  8月10日,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2011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会暨纪念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20年大会在哈尔滨开幕。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土地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王世元在开幕致辞中指出,20年来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两岸土地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新时期推进海峡两岸科技文化交流的成功典范。今后要以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20年为契机,围绕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五项共识”,推动学术交流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为建立海峡两岸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共同推进海峡两岸土地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王世元指出,20年来,两岸土地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一是增进了海峡两岸在土地领域的相互了解,促进了现代土地管理基本理念的逐步建立;二是推动了海峡两岸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相互借鉴,促进了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三是增强了海峡两岸土地领域专家学者之间的相互信任,促进了海峡两岸科技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化。

  王世元表示,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与环境保护,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新形势下土地管理的长期任务和永恒主题。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这个宏观背景下,继续研讨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与环境保护,将具有更加重要、更加切实的意义。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破解土地供需矛盾、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强化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加强土地调控的重要抓手;是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大陆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加快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的方向重点。

  王世元强调,要全面推进海峡两岸土地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要围绕2009年长沙会议形成的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与合作“五项共识”,着手制定一个为期5年的行动方案;另一方面,要围绕节约集约用地,积极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加快构建有利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制度保障体系。重点要在土地产权明晰、全面掌控土地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规划计划调控、标准规范控制、市场配置、技术支撑及考核等五大体系。

  黑龙江省副省长于莎燕、台湾地政研究所所长林英彦等出席交流会并致辞,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中国土地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胡存智出席并主持纪念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20年茶话会。茶话会上,两岸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了20年来交流合作的历史,共叙新时期的发展与友谊。 

  据了解,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活动始于1992年,采取“一年在大陆、一年在台湾”的形式,每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此次交流会的主题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环境保护”,交流研讨内容还包括:土地征收与产权保护、土地开发与农地保护、土地利用与环境影响评价、城市土地二次开发与权益保护、土地管理与房价调控等。

  交流会为期两天,会议由中国土地学会主办,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协办,黑龙江国土资源厅、黑龙江省土地学会承办。来自海峡两岸部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管理部门、各省(区、市)土地学会以及台湾土地问题研究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本届学会部分副理事长、正副秘书长,各工作委员会、各分会主任或副主任委员,以及与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有关的老领导、老专家和老土地学会工作者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