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的交往》 fanwen.wenku1.com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学案

燕山学校八年级历史备课组

【教学目标】

了解: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 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掌握: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坚持的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台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因素; 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自主学习 】 1.以时间为顺序学习总结党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中作出过哪些决策? 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争取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③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政方针。 ④邓小平提出“______”的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形成后在推进祖国大业的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是什么?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了“___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_______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3.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密切,还有哪些重要的民间活动?

①.______年台湾成立了______________会,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_____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②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

③汪辜会谈:________年,海协会会长_______________和海基会董事长_____________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4.江泽民的八项主张:______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

5.对八项主张的内容中的六项做到了解大意。要记住第一项“坚持________________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合作学习探究】

诗歌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望大陆》

思考回答:两首诗共同表达了作者在两岸统一上的什么样的心情?你认为余光中的乡愁可以得到解决么?于右任的“故乡不可见”会一直持续下去么?为什么?

- 1 -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澳门回归后 C.改革开放后 D.香港回归后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的“三通”是指( ) ①通邮②通航③通商④通话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的最重要的“共识”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和平谈判可以分步进行 D.不以政治分歧去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4.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然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一观点表明

A.“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B.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D.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

5.邓小平指出,实现祖国统一应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当前,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 )

A.台湾问题 B.港澳问题 C.落后问题 D.发展问题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材料三: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手伸过最近距离135公里的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

问题一:《乡愁》提到的“割台湾”是近代什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国人民在1945年10月收复台湾是哪一战争的胜利果实?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的实践?

问题三: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证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问题四: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

【思维导图】学生根据本课内容梳理思维导图

- 2 -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略 【合作学习探究】

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渴望两岸统一;

可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的实施,两岸早日统一,乡愁一定能得到解决;

不会,两岸统一是历史潮流,大势所趋。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C D A D B

(二)材料题

①《马关条约》;抗日战争

②“一国两制”;香港,澳门

③主要是台独势力:还有试图阻挠中国统一、干涉中国内政的国际反华势力

④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强大。我们要坚决同—切分裂势力作斗争。

- 3 -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十三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2.通过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这一史实,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能够借助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学生自己原有的知识,灵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运用文本、图片、视频等媒体,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分析的方法,掌握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所采取的不同政策。

3.通过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培养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查阅资料,完成《党和政府对台的方针和政策》这一问题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