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无锡市环境状况公报

无锡市环境保护局局长任栋

二○一七年六月五日

综述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重点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太湖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监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九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总量减排超额完成年度削减任务。但当前我市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环境保护仍处于攻坚克难、补齐短板的关键期。

一、环境质量

(一)水环境质量状况

1、太湖无锡水域

2016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符合Ⅳ类标准,定类指标总磷浓度为0.070毫克/升,同比上升7.7%;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6毫克/升,同比下降30.4%,符合Ⅲ类标准;氨氮浓度为0.16毫克/升,同比上升14.3%,符合Ⅱ类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为4.1毫克/升,同比下降8.9%,符合Ⅲ类标准;总氮作为单独评价指标,浓度为1.82毫克/升,同比持平,符合Ⅴ类标准;叶绿素a浓度为0.013毫克/升,同比下降48.0%;综合营养状态指数55.6,同比下降1.7,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全市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别为太湖的沙渚、锡东水源地,长江的小湾、肖山湾和窑港水源地,宜兴市的横山水库和油车水库水源地。2016年,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3、河流

河流水质状况主要分为主要出入湖河流水质、区域内主要河流水质及行政交界断面水质等。

(1)主要出入湖河流

2016年,全市13条主要出入湖河流,水质符合Ⅱ~Ⅲ类标准的有6条,分别为大浦港、乌溪港、大港河、陈东港、大溪港和望虞河,其中大浦港、乌溪港、陈东港水质同比好转1个级别,大溪港水质同比变差1个级别,其余2条河流水质同比持平;符合Ⅳ类标准的有7条,分别为漕桥河、太滆南运河、社渎港、官渎港、洪巷港、直湖港和梁溪河,其中漕桥河、社渎港、官渎港水质同比好转1个级别,其余4条河流水质同比持平。

(2)区域内主要河流

2016年,全市区域内34条主要河流中水质符合Ⅱ~Ⅲ类的河流有10条,同比增加5条;水质符合Ⅳ类的河流有18条,同比持平;水质符合Ⅴ类的河流有4条,同比减少4条;水质劣于Ⅴ类的河流有2条(古运河、横港),同比减少1条,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总磷。

(3)行政交界断面水质

2016年,31个区域补偿监测断面中达到考核要求的断面有15个,占比48.4%;京杭运河、锡澄运河和锡北运河等河流出境断面较入境断面水质有所改善。张家港河和漕桥河等河流出境断面较入境断面水质持平。太滆南运河、官渎港、陈东港出境断面较入境断面水质有所变差。

(二)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1、市区环境空气质量

2016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为66.9%,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6项监测指标浓度中,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3项同比上升,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3项同比下降。市区酸雨频率17.7%,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

2、江阴市环境空气质量

2016年,江阴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为66.7%,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6项监测指标除二氧化氮和臭氧浓度上升外,其余4项同比均下降。江阴市酸雨频率73.8%,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

3、宜兴市环境空气质量

2016年,宜兴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为56.8%,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6项监测指标除臭氧浓度上升外,其余5项同比均下降。宜兴市酸雨频率54.3%,同比下降25.5个百分点。

(三)声环境质量状况

2016年,全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为56.2分贝,处于三级、评价水平为一般,较2015年下降了0.1分贝;其中无锡市区、江阴、宜兴区域昼间环境噪声分别为56.6分贝、54.8分贝、55.7分贝,市区和宜兴处于三级,评价水平为一般,江阴处于二级,评价水平为较好。

2016年,全市昼间道路交通环境噪声均值为68.8分贝,同比下降了0.5分贝;市区、江阴、宜兴的昼间道路交通环境噪声均值分别为66.4分贝、71.1分贝、70.1分贝,同比市区、江阴和宜兴分别下降0.3分贝、0.9分贝和0.6分贝。全市昼间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二级,评价水平为较好。

(四)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016年,无锡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9.97,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其中无锡市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7.51,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江阴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0.60,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宜兴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75.79,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优。

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

率先在全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完成《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修编)》,成为环保部新标准体系出台后全国第一个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省级生态红线区域监督管理工作考核,无锡位列全省第一。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工作,8个乡镇(街道)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规划编制,创建省级绿色学校8所,省级绿色社区5家。积极开展生态工业园创建活动,2016年宜兴陶瓷产业园区获得同意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的批复。

(二)水污染防治

制定实施《无锡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关于进一步深化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等“1+4”文件。在14个国考断面全面建立“断面长”制,由市县党政领导担任“断面长”。启动64条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完成芦村河、庙东浜等6条黑臭水体的工程整治。全面取缔207家“十小”企业。完成新建20块排水达标区和复查已建成排水达标区30%的目标任务。完成100个已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理示范建设和55个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整治任务。完成禁养区内108家养殖场的关闭任务。强化太湖水质及藻情监测预警,打捞蓝藻141万余吨,打捞水草及漂浮物7.6万余吨,连续九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圆满完成“两个确保”的目标。

(三)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地方立法,制订了《无锡市实施办法》。制定实施《无锡市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实施计划》。全面完成年度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落实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关停3家燃煤热电厂,8台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完成1219台燃煤小锅炉整治。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63个,完善6个化工园区大气污染监测监控系统。严格高污染车辆限行区管理,淘汰黄标车31175辆。推进建设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1.41%。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修订无锡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开展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和细颗粒物源解析工作。

(四)土壤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