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 建设美丽城乡新家园

今年,国家环保部确定我国2017年环境日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科学论断。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确定为环境日主题,旨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意识,这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的目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为抓手,以推进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加快太湖治理和河道综合整治为重点,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严控环境污染、严格环境执法、严肃环境管理,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走出了具有无锡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先后获得了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等荣誉称号。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生态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生态环境质量发生根本性好转的“拐点”尚未到来。我们必须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生命线工程,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严的考核,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风险,加快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积极开创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努力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境界。

一、全力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坚持以绿色化为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重点是坚持以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优先选项,加快打造万物互联、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坚持以发展具有领先优势的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着力推动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提升全市智能制造整体水平;坚持以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为重要取向,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积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结构,显著提高经济的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总量。

二、统筹打好水、气、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认真落实太湖治理暨河道综合整治“1+4”文件要求,不断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深入开展排水达标区建设,扎实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大力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重点做好45个国家、省考核断面的水体达标工作,确保太湖和河道水质一年比一年好。以正式施行《无锡市实施〈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办法》为契机,加快推进燃煤电厂整合整治和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抓好重点行业执行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贯标”工作,加强机动车船污染防治,不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定实施《无锡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问题为重点,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切实削减存量污染、严控新增污染。

三、扎实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围绕“减煤、减化”,大力整治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推动非电行业减少用煤量,积极推进热电联产,确保今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减少109万吨,到2020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减少350万吨;大力开展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整治行动,抓紧关停一批化工企业,推动化工企业入园,规范化工园区管理,确保全市化工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围绕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抓住太湖治理、生活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畜禽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环境隐患治理等六个重点,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六治”取得明显成效。围绕“三提升”要求,实行最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健全高效运转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四、切实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严格执行新的《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加大执法力度,不断强化制度创新,坚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防止把污染成本转嫁给社会、把环境危害转嫁给群众,真正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强化环境执法与司法联动,推动环保部门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的协同配合,进一步规范案件移送受理程序,提高侦办、起诉、判决效率,有效实施联合惩戒,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促进环境守法成为常态。加强基层环境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完善三级网格化监管的执法责任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积极推进环境公益诉讼,维护公众合法环境权益。

五、加快构建社会共建共享体系。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推动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担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增强企业环境保护自律意识,明确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推动企业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加强企业环保内部管理。发挥公众参与作用,及时公布各类环境信息,引导广大市民更多地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环保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