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生热追都市环保杯创意大赛

       长江网9月17日讯(记者程胤懿)9月17日上午,第三届“都市环保杯”环保创意大赛在风景如画的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落下帷幕。43件优秀的创意作品和公益项目分享27万元的大奖。

  本届“都市环保杯”环保创意大赛的主题是“创新创意创业创造”,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的智慧,提出解决身边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努力将创意作品转化为实用环保产品。

武汉大学生热追都市环保杯创意大赛

大赛一等奖获奖大学生代表上台领奖(谢源 摄影)

        西北干旱地区水窖小型净化装置

  王茜(主创):我们让水窖里刮起“龙卷风”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人均水占有量不足110立方米,有300万人口严重缺水。利用水窖蓄水,是我国西北农村解决饮用水问题普遍方式。

  但由于雨水冲刷地面杂物直接进入水窖,极易引起水窖水体里氨氮、亚硝酸盐氮、细菌群超标。水窖水质完全不能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如何解决水窖水质问题,成了湖北大学王茜团队关注的问题。他们的目标就是设计出一款适合干旱地区水窖专用的小型水净化装置。

  在查阅大量资料,王茜团队来了灵感:他们要在水窖中投放一颗净化药丸。市面上的净水器多是安装在进水口和出水口,而王茜的净水器则是将净水器直接投入水窖水体中。

  这种净水器个头不大,直径有15到20厘米,高约25厘米,通过绳索悬挂在水体中。

  净水器有多层滤芯净化水质,净水器中间有一个风叶轮。在电能的带动下,风叶轮会不停将水体吸入净水器,就像在水窖中刮起了一场永不停歇小型龙卷风,对水体进行循环过滤。这一种净化方式,有效清理水窖的有机物残留、细菌、微生物、尘埃和重金属离子。

  另外,净水器外表有纳米银涂层,会在水体中形成纳米银溶液,可杀灭数百种病微生物,安全、无毒、环保。净水器还采用太阳能电池和干电池配合供电,易于在农村大规模普及。

  为了把这种小型净水器,真正做成市场上流通的产品,王茜团队时刻关注最新的净水科技,并将相关技术应用到产品中去。目前,他们已经研发出第三代样品。

  同时,他们极力控制产品成本。目前,样品的物料成本在200元以内。他们还在考虑将滤芯进行模块化拼装,人们可以据水体质量的不同选装不同的滤芯组合。

  王茜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的公益创新活动,希望这项发明能早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造福百姓。

  获奖理由:

  一个暖水瓶大小的“小宝箱”,巧妙地集成钠米银等多种净化、杀菌方法,利用太阳能不断旋转,在水窖里刮起净水“龙卷风”。

  该创意作品因地制宜,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便,有望破解水窖内水体易变质的大难题,从而改变西北干旱地区的用水状况,造福千万贫困缺水家庭。

  一等奖作品:湖泊生态监测四栖机器人

  杨洁(主创):小想法变成了大工程

  “我们也没有想到,原来一个简单的飞测项目,最终一步步从上天入水,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13日,对话湖泊生态监测四栖机器人团队队长杨洁时,她感慨道。

  起初,在武汉科技大学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环境工程专业的杨洁,和同学用一架飞行器监测空中环境。老师在得知他们这个做法后,非常赞赏,对同学们提出一个能否对水体进行监测的课题。

  受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对于湖泊进行环境监测有极大的挑战。 杨洁和同学们当时有一个大胆想法:能否做一个能上天入水、能在各种测环境下轻松完成工作的的机器设备?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最终决定:造一个将环境监测与智能机器人相结合的湖泊生态环境四栖机器人。

  四栖机器人有四大系统:无人机系统、船体系统、潜艇系统和监测测量系统。机器人可以任意在大气、土壤、水面、水底环境活动,进行环境数据监测,并建立相关的环境信息数据库。

  项目不仅涉及到传感监测外,还涉及到机械、动力、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武汉科技大学对项目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去年,杨洁的团队带着四栖机器人的半成品参加了创意大赛,并拿到了一等奖。

  此后,四栖机器人项目的团队成员越来越多,分组越来越细,模块化操作越来越多。学校为此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希望造出四栖机器人的成品,最终能用于实际测量工作。

  获奖理由:

  能上天,能入水,能深入险境,能快速检测出大气、土壤、水面、水底的各种污染物和危险物的浓度、含量等数据。湖泊生态监测四栖机器人,堪称精通十八般武艺的“变形金刚”。

  “变形金刚”移动灵活,可以深入到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或极其危险的地方,轻松采集样品,快速检出数据,大大提升环境检测的反应速度,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快速的环境检测仪器与多场景移动机器人的完美结合,让无限创意变为可能。

  一等奖作品:基于家庭物联网的能耗计算app

  李卓翼:节能减排就在你我身边

  武汉理工大学的李卓翼一直都有一个想法:每当人们谈环保时,总觉得和自己的生活隔得很远。能否找到一种方式能够把环保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呢?

  受到计步APP测量能耗的启发,李卓翼有了一个灵感:能否设计一个APP,能算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能耗,并转化为碳排放。让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我们日常生活行为到底能会对环境产生多少影响。

  李卓翼与团队成员探讨出一个理想化的构想:目前,家庭物联网技术已经成熟。一个家庭物联网中包含有上百个传感器,能够动态收集并处理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理数据。基于家庭物联网,采集日常能耗数据将变得很方便。

  有了这些数据,只需解决能耗计算公式和APP编程问题,就能轻松告诉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即时的碳排放,让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生活的每一刻。

  真正进入实践中,小伙子们发现路得一步步走。在没有取得相应的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的情况下,要制作APP,首先得设计手工采集数据的流程和介面,并找到各种能耗转换公式,编写对应的程序。

  经过尝试,李卓翼团队目前已经编写了好几个版本的APP,每一个版本进都有改进和升级。

  虽然现实和理想还存在很大的距离,但他们仍在坚持。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李卓翼常用了马云的一句话来勉励自己和团队。

  获奖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