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P2P新闻头条

  大而不盈利的陆金所怎样讲故事

  有分析人士指出,陆金所依旧在等待最佳的上市时机。计葵生在今年3月底彭博社的电视访谈中透露,陆金所控股正在准备IPO,具体上市时间需要等到市场条件成熟,至于上市地点则可能是香港。

  市场更为关注的是,如果陆金所尚未盈利,如何尽快实现上市进程。据公开资料显示,港股对盈利的要求是,扣除非日常业务损益的股东应占净利润最近一年不低于2000万港元,再之前两年累计额不低于3000万港元;奔赴A股的盈利要求则更高。【北京商报】

  P2P行业坏账率“水分”大

  近日,信而富登陆纽交所,成为继宜人贷之后中国第二家赴美上市P2P公司。随着上市系公司日益增多,利润率、放款金额等敏感数据变得透明。

  除了宜人贷和信而富这样自身上市的网贷平台,其他平台主动公布的坏账率基本都在3%以下,比银行不良率还低的数据从统计口径到数据真实性的可参考度都不高,含有较大的“水分”。【现代快报】

  获客成本、合规成本高企 P2P平台陷盈利困境

  “我做P2P六七年了,去年是所在平台第一次实现年度盈利,但估计今年很难延续去年的势头。”5月12日,一位华南地区的P2P平台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感叹,各种成本不断上升,P2P要实现盈利的确不容易。

  其实,记者曾与不少P2P平台人士聊起过这个话题,但要么讳莫如深,完全不愿意聊;要么直言不讳,但听到的回答中很少有肯定的答复。【国际金融报】

  迎合监管网贷平台寻招 去“P2P”标签潮流来袭

  剥离P2P业务的风气从去年年底持续到今年5月份,与此同时,由《暂行办法》带来的合规期限也越来越近,仅有3个月。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说,此举具有比较大的行业普遍性。他认为,对综合性平台而言,拆分受到严格监管和舆论监督的P2P业务,并进行各业务板块间的适当隔离,既能更好地去满足P2P业务的合规要求,也为其他非P2P业务创造了更好的空间,有助于整体业务的快速发展。【投资者报】

  网贷平台银行存管提速 平台资质成焦点

  资质成为银行存管最终确定签约的重点要素之一。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已签订银行存管协议的389家平台中,有177家平台背景为国资系、上市系、银行系或风投系,占签约总数的45.5%。除“背景系平台”外,绝大部分已签订银行存管协议的平台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证券时报】

  改头换面的“风险缓释金”成新标配? 网贷平台称心里苦

  网贷行业内对于是设置风险缓释金还是风险准备金充满争议。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好在风险缓释金的提法仅出自于北京地区的监管部门,尚未辐射到全国范围内,仍有讨论的必要性。

  多位从业者表示,归根结底,无论是风险准备金,还是风险缓释金,最终都要决定于平台的风控能力。平台运营安全,风控能力强,自然就有盈利的能力,发生逾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小。这需要投资人擦亮自己的双眼。【投资者报】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