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携手合作 开展四大教育 新农村建设的仪陇实践

●本报记者 杜杰 实习生 张旭伟

 7月10日,全省第一所新农村建设学院在仪陇县张思德培训学院挂牌成立。学院成立后,将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卫生健康、产业技能培训、文化艺术”四大教育,让学院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对群众的教育引领作用。

开展四大教育 助力精准脱贫

 今年5月27日,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随着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理工学院三所高校代表签下“校校战略联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三所高校正式组成“校校战略联盟”。

 发挥优势教育资源,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新农村建设学院,发挥高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教育力量,积极开展“四大教育”,是当天三所高校达成的共识。当天,三校确定了全省第一所新农村建设学院将在南充市仪陇县挂牌成立。

 7月10日上午,一块印着“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仪陇)”11个红色正楷大字的牌匾,出现在仪陇县。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洪辉代表“校校战略联盟”向张思德培训学院授牌,并亲手将牌匾递到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仪陇学院院长龙世胜的手中。至此,全省第一所新农村建设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建设新农村建设学院的构想,是受已故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家晏阳初先生教育理念启发而产生的。”“校校战略联盟”发起方、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表示,全省第一所新农村建设学院在仪陇挂牌成立后,将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农民体质和健康;开展产业技能培训,发展农村生产力;开展文化艺术教育,增强农民知识。

紧贴基层实际 送课到田间地头

 “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不仅仅把牌子挂上就可以了,更需要在基层、社区设置教学点。目前,仪陇县正处于脱贫攻坚关键期,需要各高校教师、学生真正深入基层和农村,打通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让新农村建设学院影响更大、辐射力更广。”接过牌匾,龙世胜信心十足地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方法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把平民教育理念转化为扶贫开发实际效果,把高校师生科研成果运用到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中来,从而将新农村建设学院教学工作与仪陇县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

 新农村建设学院成立后,仪陇县将充分依托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广泛开展理论研究、干部培训、技能培训、扶贫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灵活的课程设置,送教下乡、送教上门,将课堂办在田间地头,将教学融入群众生产生活,让贫困群众掌握致富技能。为此,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将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整合资源 探索“1+3+N”教育模式

 “我们将在仪陇县的贫困乡、贫困村设立新农村建设学院社会实践基地,由四川师范大学举行教育类培训、成都中医药大学举行医疗卫生健康培训、四川理工学院举行农民工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三校的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惠及更多贫困地区。”王洪辉表示。

 记者了解到,就在7月10日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仪陇)挂牌成立当天,汪明义就以“新形势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基础教育”为主题,为市、县教育局领导干部及县委党校、中学骨干教师作了一场专题讲座。此外,四川师范大学专家、教授开展了教育专题讲座。

 据了解,紧接着,“校校战略联盟”还将在北川县、苍溪县、达川区分别成立三所新农村建设学院。南充也将充分发挥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等高校资源优势,探索创新“1+3+N”教育教学模式,确保新农村建设学院发挥实效,不仅成为全省第一所新农村建设学院,更要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学院的示范和榜样。

仪陇新闻网客户端下载 仪陇新闻网手机版

校地携手合作 开展四大教育 新农村建设的仪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