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行业的特性之一系服务周期很长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金小莫)讯,7月23日,在上海报业集团和上海闵行区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界面·财联社主办、科创板日报承办的“科创板一周年峰会”上,博士科技荣获“最佳科创服务生态机构”。

同日,博士科技宣布完成由赛伯乐投资集团领投的逾亿元的Pre A轮融资。

公开资料显示,博士科技源自于2001年由广州市政府发起成立的广州博士俱乐部,拥有万余名博士会员。依托这些“高智资源”,博士科技专注于为企业等创新主体提供相关的技术转移服务。

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专访时,博士科技总裁倪浩表示,相比于其他技术转移机构,其找到了一套能够提高技术转移效率的模型,该模型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落地,在落地过程中博士科技也有自己的方法论和工具。

前述模型、方法论及工具则依靠博士科技“多年来对行业生态的理解和积累,几乎很少有别的机构能做到。”倪浩称,未来,其将向科创板发起冲击,立志成为科创板上的“技术转移第一股”。

“互联网+”的新模式

什么是技术转移呢?据悉,该过程是指一种技术(包括成熟技术和处于发明状态的技术)由其起源地点或实践领域转而应用于其他地点或领域的过程。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这是一条老赛道,该概念最早脱胎于2003年国家提出的中国网上技术交易服务平台,距今已有17年发展史。

此间,包括高等院校、创业中心、社会组织等均有参与其中。博士科技的母胎亦在此期间形成。倪浩称,此类机构普遍具有小、散、低端、被动的特点,“相对随着政策走,始于政策而又囿于政策。”

倪浩认为,互联网+大数据可以成为解决行业痛点的一种方法。“从理论上来讲,只要有足够多的技术人才,比如博士和足够多的企业,那么技术转移就一定会在这二者之间自然发生。”

基于此,在过去11年中,博士科技共投入6700万元用于平台工具开发,为技术需求及人才资源画像、贴标签,并有效提高了匹配率。“过去一年几十个订单,现在有几百个订单,数据还在增长。”倪浩表示,近几年,其已实现近1000个人才及项目的区域产业落地,促成科技成果转化交易超过70亿元。

技术转移行业面临的问题

倪浩认为,技术转移行业的特性之一系服务周期很长,“转移的结束才是转化的开始,在后续对接过程中可能又会有新的技术问题、有知识产权问题、市场的问题等。”

基于此,博士科技打造出了一支500余人的高学历、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并成立于了博士云平台、博士商学院,博士创新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创新发展中心、产业发展中心、基金管理中心、知识产权中心等,提供“全流程+全要素”服务,并逐步涉足投资领域。

“我们做这些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有这些新需求。”倪浩称,未来博士科技的商业模式更倾向于成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平台型公司,进而与专业机构一起合作提供各类专业服务。

比如,在广东省佛山市,博士科技与当地陶瓷业龙头企业东鹏陶瓷合作成立了产业创新综合体,围绕陶瓷开展垂直的技术交易、投融资、产业孵化等;而在上海市嘉定区,博士科技则与赛伯乐、嘉定区政府、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合作进行招才引智、创业服务等工作。

“龙头企业像柱子,可以撑起技术服务的一整张网络。”倪浩表示, 其认为科创板对科技人才而言是个机会,也会成为具有工科背景的技术人才去创业的一股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