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

去年,全区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达10.7亿元,占全市的41%,开发经费占GDP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共选任科技特派员102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从2016年的23家增加到2019年的44家,占全市的48%,基本实现“十三五”规划阶段倍增。今年,该区在原有31家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家,3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入库。依托高新区创客梦工场吸引科技人才,引进科技项目,目前该平台共孵化项目101项。

抓科技就是抓经济,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涵江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创新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以科技助力一二三产发展。

近年来,全区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加,科技特派员工作持续加快推进。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翻涌着科技创新的滚滚热潮,激荡起勃勃生机和活力。

带动农业提档升级

在白沙镇革命老区村广山村,成片的绕水碧田间架起了蔬菜大棚。走进大棚,节水喷灌设备、计算机智能温控系统、水肥一体化等设施有序排布,科技元素的加入让传统农业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局面,实现了让土生“金”。

广山村自然风光优美,气候条件良好,然而当地村民仅靠传统农业生产生活,几十年来发展步伐十分缓慢。如何提高800亩良田的利用价值使产业兴旺,是该村巩固脱贫成果、振兴致富的关键。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欧雪琼说,科技特派员的到来,助力打通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科技特派员严生仁自筹资金在广山村成立兴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完成第一期土地流转500多亩,带动农户458户,种植娃娃菜、小白菜等绿色蔬菜,并建立一品一码农产品溯源模式。科学管养让基地每天的收菜量稳定在几千斤,是麦德龙、朴朴、沃尔玛等大型商超的农产货源地。到2022年,该公司可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集良种引进、推广示范的绿色蔬菜生产、加工、冷链运输、销售于一体的现代蔬菜产业化生产基地。

以该平台为典型,初步形成“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户”“科技特派员+合作社”“科技特派员+党组织+农户”等工作模式。眼下,市农科所柯庆明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在该基地指导推进大豆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项目,将辐射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此外,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原所长、省科技特派员郑少泉博士及其团队,率先为白沙镇近100亩枇杷基地嫁接优质白肉枇杷,为萩芦镇30亩龙眼基地嫁接优质龙眼,并由点及面推进全区果树品种改良,助力传统枇杷、龙眼产业提档升级。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萩芦“功能水稻”种植、大洋乡优质水稻种植不断取得新成效;方家铺子桂圆深加工、红太阳海带深加工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有效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涵江区坚持“按需选派、双向选择”,建立了技术需求库和科技特派员人才库,实现精准对接。去年,全区共选任科技特派员102名。其中,台胞科技特派员9名,外籍科技特派员1名。服务范围已经覆盖农产品改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养老服务、脱贫攻坚等多领域,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4个,服务农村合作组织18个,建立农业示范基地350亩,引进新品种新技术33个,专业技术培训89人,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

如今,涵江大地活跃着科技特派员穿梭山林、躬耕乡野的身影。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讲述了一个个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故事。

推动工业提质倍增

当前,科技创新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如何将科技创新的战略落到实处,成为不少工业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涵江依吨多层电路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高密度印制电路板、多层电路板等新型电子元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用于民用电器、工业控制电器、卫星通讯及国防工业等领域,与松下、索尼等国内外知名电子企业有深层次合作。近年来,该公司先后引进日本、台湾专家125人次,并长期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蹇锡高及其团队合作,先后申请受理发明专利14个、实用新型专利30个、软件著作权1个。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技术革新步伐,这样才能不被压垮。”该公司总经理唐瑞芳告诉记者,公司与蹇锡高院士密切合作,为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等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累计转化的8项成果已先后投产,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眼下,蹇锡高院士带队攻关的高频覆铜板项目于6月开工建设,年底前部分生产工序将投入试生产,整个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打破少数国家对我国在电子技术上的“卡脖子”局面,预计年产值将达18亿元。

加快科技创新,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走稳走远。涵江区鼓励企业加大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建有院士工作站4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培育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共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占全市总数45%。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从2016年的23家增加到2019年的44家,占全市的48%,基本实现“十三五”规划阶段倍增。今年,该区在原有31家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家,3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入库。

去年,全区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达10.7亿元,占全市的41%,开发经费占GDP比重达2.04%,比全市平均水平1.22%高0.82%,比全省平均水平1.80%高0.24%。目前,全区已获批国家级项目1项、市级科技项目7项,补助经费487万元,指导2家企业获省创新券补助资金16.6万元,为24家企业申请2019年研发经费投入补助省市资金1903万元。今年,全区又有32家企业参加申报,预计补助额达2000多万元。此外,为1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奖励补助资金480万元,为1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出入库奖励439.11万元。全区企业申报科技类资金累计达3300多万元。

培育服务新兴业态

向创新要动力,向创新要增量,向创新要活力……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改变着美丽涵江。

近年来由于电商冲击,涵江传统商贸业受到一定影响。为此,该区依托商业城,建立商城线上产业电商平台,建立创客直播基地,吸引电商、线下企业入驻,培育新业态。目前,已吸引福建搜索互动网络科技、莆田市鼎级建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入驻,引入网红直播人才100多人,打造一个全新、多领域的双创平台。

在积极探索新技术运用并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创新销售模式上,涵江区通过直播技术等方式,着手打造政府、企业、网民的线上线下消费互动平台,带动企业拓宽销路、提升品牌,促进新业态发展。前不久,“区长带你品位涵江”直播带货活动在7个平台开展直播,观看超1900万人次,线上线下销售额达1600多万元。

依托高新区创客梦工场吸引科技人才,引进科技项目。截至目前,该平台共孵化项目101项,并获批2019年度省级科技孵化器和省众创空间,2020年度国家级众创空间也正在积极申报中。

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提升质效,在科技创新驱动中转换动能,涵江用前瞻的眼光、绿色发展理念,催生出高质量发展的花朵,日益闪现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