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就是影响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 通讯员 李猛 孙化鹏

13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举行“全力打造‘五个济南’,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市中区专场)。

新闻发布会从动能转换、项目建设、双招双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民生保障6方面全面呈现品质市中发展亮点,在聚焦重点、奋发有为、攻坚提升中育新机、谋新篇、开新局,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体现市中担当、贡献市中力量。

 

色彩斑斓的小东山公园令人赏心悦目。

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中部崛起科创优质载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市中区持续用力为产业赋能,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数字经济、科技文创、现代金融三大产业新高地不断隆起。市中区委副书记、区长翟立波介绍,上半年,市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3亿元,同比增长3.4%,增幅位列全市第一。

目前,市中区数字经济已经崛起成峰,由山东数字产业大厦、山东智能产业大厦、猪八戒网主导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综合示范园高效运行,中软国际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首创·富恒数字创新产业中心签约落地,大唐网络“5G+泛在物联网”基地加快建设。

科技文创拢指成拳,iTOT总部、玲珑轮胎研发基地、山东中医药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安可区块链产业发展研究院等科创项目签约落地;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三期投入使用,国内工业设计龙头东方麦田进驻,集聚高端设计类企业264家,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加快筹建。

现代金融厚积成势,山东新金融产业园管理基金规模超1800亿元,二期项目破土动工,新金融产业上半年实现区级税收2.17亿元,同比逆势增长16.6%,已成为全区发展新的增长极。

以中部崛起区

辐射带动全域大提升

一个区域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培养出竞争优势。

作为“中优”战略的主战场,市中区全面推动二环南科创带和南部科创新城“一带一城”建设,以中部崛起区辐射带动全域大提升。

“坚持城乡融合与产城融合‘双轮驱动’,突出‘产业融合、园区协同、穿珠成链、空间拓展’,主动疏解优化老城产业布局,推动新城开发与老城更新互动共进,”市中区副区长孟庆顺介绍,“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将‘一带一城’建设成为带动高质量发展、支撑中部崛起的主引擎,再造一个‘新市中’。”

此外,市中区统筹北、中、南三区空间布局,强力实施八大类、127个区级重点项目,特别是总投资305亿元的11个市级重点项目,重点打造总占地10.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体量540万平方米,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党家片区“智慧城”,构筑全市“西兴”战略和济泰一体化发展桥头堡。

目前,总投资47.2亿元、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20个楼座顺利封顶。总投资86.5亿元、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南北康高端商务综合体加快建设。总建筑面积43.7万平方米的山东科创大厦、凯瑞大厦拔地而起,济南科技产业创新示范园基本成形。山东出版集团图书展示楼、经八纬一商务楼、万科·悦峰、鲁能美丽汇、融汇城等总投资87.3亿元、总建筑面积91.6万平方米的8个重点项目主体封顶,项目建设拉动发展的动力愈发强劲。

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就是影响力。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也给广大企业商户的生存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在这一特殊阶段,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越的营商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市中区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一是以最简审批为企业减压力。主要是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比如围绕企业开办,实行“当日清零”和即时发照;开展全城通办业务,打造覆盖全区的10分钟办事圈;推广“新办纳税人套餐服务”,实现2个小时内完成税控设备及发票的发放或邮寄;为企业开办提供免费复印、刻章补贴和免费双向寄递服务,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各类材料从2019年的5654件,2020年压缩为1937件,压缩率达到65.7%。

今年上半年,市中区举办“MAI享市中乐活消费”市中区“全民消费券”发放暨消费形象大使推广活动,依托支付宝、美团在全市首发600万元全民消费券。截至目前,美团消费券累计带动消费184.38万元,撬动比1:2.24。支付宝累计带动消费2973.48万元,撬动比1:6,两项核销率均在全省发放消费券的地区及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提振信心、提振消费效果十分明显。

 

发展中的市中区。

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营造一流发展环境

今年,市中区在全区开展了“服务提升年”活动,发动领导干部到企业联系帮扶,区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深入了解问题,精准提供服务,切实帮企业解决问题难题。比如,了解到济南西门子变压器有限公司、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省际物流运输方面的问题后,区里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成立工作专班,积极联系省、市有关部门,加快协调推进跨省通行证办理,全力打通了两家公司产品运输出海的高效“绿色通道”。

今年以来,市中区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聚力赋能·绽放市中”招商活动,深入推进“品质市中·经纬人才”计划,先后引进微软Surface北方区结算中心等亿元以上项目60个,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投入运营,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继续推进事项‘一次办成’、服务‘一步到家’,深化‘一窗办’‘网上办’‘就近办’‘简化办’‘舒心办’,把市中的企业服务、营商环境打造成全省、全市的品牌和标杆。”市中区委常委、副区长程伟说。

市中区进一步擦亮“来市中好办事”服务品牌,大力深化“五减”改革,全面推开“六个一工程”。同时,市中区着力打造整洁规范的城乡环境、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推进马鞍山路等3条美丽街区建设,高标准打造垃圾分类4个示范片区、31个示范社区,打造花卉大道、花漾街区20条,新建口袋公园5处,群众的生态绿色福利更加丰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和“1+9+N+1”大应急体系建设,落实好魅力泉城建设十大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中心城区。

接下来,市中区将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事项“一次办成”、服务“一步到家”,聚焦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深化“一窗办”“网上办”“就近办”“简化办”“舒心办”,加快推动全区营商环境向2.0版跃升,把市中区的企业服务、营商环境打造成全省、全市的品牌和标杆。

以民为本打造“有温度的城区”

围绕上学、就业、养老、就医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难题、增福祉。市中区已经连续三年承诺,每年为群众办好12大类、100项民生实事。目前,今年的100件实事已经有21件提前完成任务。

上半年,市中全区的民生支出占比达到了75.77%。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上半年安置城镇就业9982人,为重点人群和中小微企业发放各类补贴、贷款1.42亿元。有6所学校开工建设,区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二期工程正在内外装饰。全力抓好15个安置房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前完成1.92万户、4.07万人的回迁安置。扎实推进1.2万户、105.2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既有住宅多层楼房加装电梯58部,占全年任务的96%。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市中区建成了58个益农数字信息社,实施了40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完成了22个村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5个村的道路硬化工程。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市中区今年以来先后实施宅科、相家、土屋等5个齐鲁样板村和小庄、仁里、瓦峪、小白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建成17个省级文明村,全区文明村覆盖率达到83.2%。围绕实现9个贫困村稳定脱贫,市中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2个,“五通十有”基本完善,村集体收入均达到每年3万元以上,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1.18万元,超市定标准7200元,为全面脱贫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的成果和谁共享?和广大群众共享。市中区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半年安置城镇就业9982人,为重点人群和中小微企业发放各类补贴、贷款1.42亿元,开工建设6所学校,全力抓好15个安置房项目建设,扎实推进1.2万户、105.2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在市中人民眼中,一个个社会事业发展带来的变化让他们真实感受到了“市中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