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要素已经聚集,如何将它们对接、转化?

 涪江之畔,绵州大地,无论身处机器轰鸣的车间、塔吊林立的工地,还是在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车水马龙的城市腹地,都能听到这座城市急切奋进的足音。
  20年前,古老的绵阳多了一个光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的科技城。20年后,一个个年产值上亿的制造业企业在此落地,一个个重大项目遍地开花,一批批来自四面八方的高尖技术人才成为“新绵阳人”,一场场专题活动吸引着全球客商的目光……内陆绵阳,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引项目聚产业
“科技磁场”吸引重大产业项目落户

  今年4月末,经历了疫情带来的阵痛,一切开始慢慢复苏。在绵阳涪城临港经济发展区,一个百亿级产业项目——绵阳惠科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在此建成点亮。
  这并非绵阳首个投产的百亿级产业项目。
  去年7月,投资465亿元的绵阳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正式投产;而在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总投资202亿元的威马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示范园项目正如火如荼加紧建设;绵阳市OLED显示和5G通讯膜材产业化项目的第一条生产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2015年以来,绵阳累计引进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00多个,其中百亿级先进制造业项目10个,形成了重大项目引进接连不断的“绵阳现象”。
  重大项目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中国科技城加快发展的主要支撑。可重大项目谁都想要,为何绵阳能与这些大项目频频“牵手”?科技资源富集、产业门类齐全、政策环境给力……这是绵阳与“项目大佬”交流合作的底气。
  近年来,绵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招商,推介政策投资环境、联系重点企业;各县(市、区)、园区“一把手”外出招商,与企业广泛对接;市级部门在投融资、土地供应、要素保障等方面献智出力;驻外招商“先锋队”不断发力,构建起立体化、多层次的招商资源网络。
  在“招大引强”的同时,绵阳紧盯“686”重点产业和6大创新产业,通过招龙头、抓配套、健全产业链,形成强劲的“科技磁场”效应。对此,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首席总监陈进深有感触。“2017年,我们的5G研发团队从西安迁到绵阳。绵阳的电子行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后,整个资源链已经建好成熟了,同时我们也陆陆续续培育了一些周边的产业,无论是科技城的氛围还是整个产业链,都会给我们的客户无形中带来更多的信任感。”陈进说。

畅通道优环境
“店小二”式服务护航企业扎根发展

  优质的创新产业是推进中国科技城加快发展的主体力量,在绵阳,每天有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新增,每个月有5.7家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
  为了吸引科技企业进驻,绵阳开启了大刀阔斧的商事改革。优化营商环境35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33条……如今,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2个、2.5个、80个工作日。
  “每隔一段时间,企业服务专员都会到我们公司走走,送来最新政策,帮助我们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罗林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倾力服务,企业很容易打退堂鼓。我们新生产线的快速投产,离不开绵阳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如果说企业是一座城市的IP,人才就是IP成败的关键。对人才,绵阳一直“厚爱有加”。“科技城人才计划”、“绵州育才计划”、“国家科研人员激励计划”……政府每年拿出6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基金,配置绵阳人才公寓,发放“绵州英才卡”,逐步形成具有含金量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体系。
  在人才政策加持下,四川奇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绵阳生根,发展壮大。“近3年,公司获得人才发展专项资助资金230万元,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56亿元。”该公司创始人汤世友说。
  数据显示,近7年绵阳投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近3.5亿元,资助引进领军人才397名、创新创业团队467个,受资助企业实现利润52.82亿元。
  企业进驻、人才聚集,发展中遇到资金问题怎么办?答案是:政府以“店小二”式的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近年来,绵阳在推动科技金融结合上持续发力,推行“科金云”科技金融服务模式,设立了规模为7000万元的信贷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创新推出了“科创·税e贷”、“专项权质押融资”、“设备仪器贷”等50多个产品……用金融杠杆撬动丰富的科技资源。

搭平台促交流
“共享风”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发展

  创新的要素已经聚集,如何将它们对接、转化?
  8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绵阳创新中心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大屏幕上显示着17个待响应的“订单”,156个“订单”正在进行中……
  这里,一端连接着上百家院所原本待在“深闺”的6000多套科学仪器,一端面对需要特定试验设备进行创新研发的社会企业。
  “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清楚地找到哪个科研院所可以提供自己想要的检验检测服务,价格是多少,地点在哪儿,从而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务。”平台负责人蒲良驹说。
  从2017年1月成立以来,该平台先后为2400余家企业提供各类服务超过11000次。“以前做检验检测,需要去上海,不仅距离远,还要排队。自从有了共享检验设备后,检测周期从过去的十多天缩减为现在的3-5天,成本也降低了20%。”绵阳某新能源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共享风”不仅使企业以低成本获得了科研数据,更通过交流碰撞,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支撑中国创造提供了重要力量。
  而一楼之隔的全国唯一的两用技术交流中心,通过在全国“挖宝”,已让30000多项“硬核”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爆款”产品。随着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如连锁超市般在全国各地建立分中心,更多原本沉睡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将为民所用。
  院所打开门、推开窗,让科技之光照进现实。在绵阳,一个个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示范平台的建设,带来了“裂变效应”,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目前,绵阳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到75.78,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达到74.63,均居西部城市前列;近10年来,绵阳市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1项,居全国地级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