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何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导读: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可谓步步升级,而指望一场科技战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毁灭一国产业似乎很难实现。
 

 
01
 

 
美国打压中国科技企业步步升级
 

 
8月2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24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这24家里有中交疏浚集团及中交天津航道局等一系列中交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22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研究所等。美方给出的理由也很滑稽,这些企业帮助中国军方在南海修建人工岛。
 

 
根据美国相关规定,美国企业以后如果想向此名单上的中国企业提供美国技术,就先要取得美国商务部颁发的许可证。不仅如此,美国国务院还发声明,对参与中国南海建设行动的个人及直系亲属也将施加签证限制。
 

 
美国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科技战愈演愈烈。实际上,截至今年5月23日,被美列入“实体清单”的中国实体就已经达到1373家,其中与华为相关联的企业有 114 家,还有华为在全球21个国家的38家子公司;名单里既有达闼科技、奇虎360、科大讯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通用核电集团、中国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砺剑天眼、云从科技、云天励飞、东方网力等中国顶级科技企业,也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代表中国科技研究实力的顶尖大学。
 

 
不仅如此,特朗普关于禁用TikTok的一系列言论和美政府的行为,引发世界关注,成为美国全面打压、遏制中国科技企业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
 

 
近日,美国财政部在其官网发布了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的《关于保护美国投资者防范中国公司重大风险的报告》,该报告要求在美上市中国公司最迟于2022年1月1日前满足PCAOB开展检查的相关要求。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可谓步步升级。
 

 
而这并非是美国第一次以一国之力打压外国产业,当年在打压日本科技产业中美国就“大展身手”。
 

 
02
 

 
开启篇:日本如何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朝鲜战争之后,为了压制竞争对手苏联,美国加大对日本的扶持力度,主动向日本转让了数百项技术,从晶体管、黑白电视机到录音机,毫不吝啬。当时美国电子厂工人月薪是380美元,东京电子厂的工人月薪只有30美元。人口红利加上美国技术扶植,日本电子产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东芝、三菱、松下、索尼、NEC、夏普等都是那时发家的。
 

 
进入70年代,英特尔发明了用于计算机内存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它很快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半导体芯片。然而,第二年,日本公司也跟着生产了DRAM。美国感到了日本的威胁,于是,到了1972年,美国突然拒绝给日本提供核心的IC集成电路,日本企业只能集体退出市场,份额直接降至50%,1974年更是降到27%。
 

 
日本开始自主研发之路。1975年,为了加强本国计算机产业,日本通商省集结了从NEC、富士通、日立到NTT的武藏电气研究所,再到后来的东芝和三菱电机,开始举全国之力研制64K,128K的KDRAM。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取得专利1210项,商业机密347件,研发能力突飞猛进。
 

 
1980年,当时科技公司老大美国惠普的测试结果表明,“日本货的良品率远远高于美国货”,龙头公司NEC、东芝和日立的良品率比某些美国著名公司高6倍。日本公司的市场份额也因此不断扩大,成为半导体行业的霸主。1986年,日本半导体产业在 DRAM 份额占到了80%。根据美国半导体工会统计,1984年美国半导体市场的营业额为116亿美元,1987年则增至181亿美元, 其中日本所占比率由14% 上升到20%。
 

 
1980年,美国对外的贸易逆差只有241亿美元,到了1985年,这个数字飞涨到了1500亿美元,就在这一年,美国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
 

 
在此过程中,美国半导体企业也呈现节节败退之势。到了1986年,早在1971年就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的英特尔竟然游走在破产边缘,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员工,被迫退出存储芯片市场,转型研发CPU,这让英特尔亏掉了1.73亿美元,是它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镁光裁员50%以上,奄奄一息。在英特尔最危急的时刻,IBM施以援手,购买了它12%的债券保证现金流,也挽救了美国的信息产业。
 

 
1983年,美国半导体协会联合美国国防部发布报告《政府对世界半导体竞争的影响》,该报告认为,“半导体是美国维持科技垄断地位的重中之重………日本政府通过倾销和市场限制两种手段违反公平贸易,并以此把日本企业推向全球领导地位”。这份报告点奠定了美国把半导体产业作为打压日本科技产业主战场的思想基础。
 

 
那么,日本芯片产业到底对美国产生了多大的威胁,让美国对日本从扶持转向“反目”?
 

 
其一,因为日本技术和成本的优势,使得硅谷超过70%的半导体公司都不做DRAM业务了。
 

 
其二,半导体当时是美国军事、工业、消费等重要产业的技术核心基础,日本的冲击将动摇美国经济和技术的领先地位。
 

 
其三,当时美国开发了超级电脑,如果超级电脑的半导体要从日本进口,这不但意味着美国的最高精尖的产业要受制于日本,还意味着在计算机产业,日本也将取得优势。
 

 
不仅如此,日本在机器人、激光、陶瓷材料、集成电路、光纤、计算机硬件设计和高分子聚合物等先进材料领域赶上甚至超过美国;1980年,日本的汽车产量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石油危机爆发,而日本车更省油、耐用,这导致了美国的克莱斯勒濒临倒闭,6万工人失业,五大湖企业纷纷破产。
 

 
这最终导致了美国对日全面开打科技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美国的招数都有哪些呢?
 

 
03
 

 
战术篇:美国N大招数
 

 
1、企业大佬联手
 

 
高科技咨询集团(八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永旗下)总裁史蒂芬·博立尔控诉,美国把技术“都卖给了日本人”,“我们让他们分享我们的大脑”。
 

 
各大企业开启了诉讼之路:
 

 
康宁玻璃控告住友电子偷窃了他们的专利生产光纤,该技术是开发全功能、高容量电信产品的核心技术。最终,法官裁定,住友悍然抄袭康宁设计,住友必须停止在北卡罗来纳工厂生产此光纤。
 

 
霍尼韦尔起诉日本最大的35毫米照相机制造商美能达,声称美能达侵犯霍尼韦尔在自动对焦技术上的专利。
 

 
IBM指控富士通盗窃其计算机主机的控制软件。美国仲裁联合会最后裁决,严格限制富士通在之后的5到10年使用IBM操作系统软件。
 

 
这些关于日本盗取美国技术的诉讼,最终被媒体大肆宣传。
 

 
2、“日本威胁论”
 

 
面对日本的挑战,硅谷的科技公司成立了半导体行业协会(简称SIA)。
 

 
SIA提出了“日本威胁论”:超级武器技术离不开超级电子技术,超级电子技术又离不开最新半导体技术;如果美国的半导体技术全面败北日本,未来美国军方技术将受制于日本,在非战争时期,日本还可能把技术卖给苏联;尽管现在日本对美国言听计从,但未来关键技术在外国很不安全,所以,日本企业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称霸,就等于牺牲国家安全……
 

 
在媒体舆论反复渲染之下,美国国内发展到抵制日货——砸日本车。
 

 
政客们也没闲着,1987年6月30日,以邓肯·亨特为首的5名美国国会议员更是直播砸东芝收音机,给 “日本威胁论”站台。
 

 
在重大压力之下,里根让当时年仅39岁、个性强硬的莱特希泽作为全面对日谈判的主将。这个莱特希泽也就是如今同中国进行贸易谈判的美方负责人。
 

 
3、暗战不断
 

 
间谍暗战
 

 
“IBM间谍”事件有些钓鱼执法的味道。IBM当年技术领先,日本企业无法企及,便开发了兼容机。据说在兼容机的开发过程中,日本公司和IBM前员工合作,拿到了IBM不少商业情报。在IBM的机器升级过程中,日本公司又想获取情报,没想到,FBI假扮IBM员工,故意把IBM公司的27卷绝密设计资料中的10卷发给了日立公司高级工程师林贤治。而林贤治表示还想要换取更多资料,这样,FBI拿到证据并公之于众,称“日本企业窃取美国技术”。
 

 
日本公司被抓了个“现行”,6名日立和三菱电机工作人员被逮捕,日立公司与其2名员工认罪,之后与三菱电机、富士通一起同IBM签署IBM专利著作权。最后美国相关机构判罚日立和富士通公司支付IBM121亿日元,相当于1亿多美元的技术使用费,不仅如此,日立还被IBM监视5年,即类似之前的中兴,允许美方派人到企业常驻监督。
 

 
“东芝”事件。
 

 
1983年东芝机械向苏联提供精密数控机床,1985年,美国认为日本此举违反巴黎统筹委员会实施的对社会主义国家禁运和贸易往来规定。此后几个月,美国“反日情绪”高涨,时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不仅道歉,还花费1亿日元在美国50多家报纸上整版刊登“悔罪广告”。
 

 
尽管如此,美国仍作出制裁:1987年美国国防部取消与东芝的150亿日元计算机合同,并将东芝从的军事合作候选企业中剔除;1988-1991年,禁止东芝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随后,美国连发数招:美国在严重打击日本三大计算机巨头的同时,也让“美国标准”统一日本计算机行业;美国利用“IBM间谍”事件、“东芝”事件,切断技术支援;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富士通收购Fairchild计算机公司;进一步要挟日本政府在科技战中做出大幅让步。
 

 
逮捕日本企业高层
 

 
1987年美国以“东芝”事件为由,最终逮捕了东芝机械铸造部部长林隆二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并分别判处二人 10 个月和 1 年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