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美好,聚合雄心助推更多“年轻人因科技而团聚”

在电影大师诺兰的新片《信条》里,过去即未来,未来即过去。现实世界并没有“旋转门”让我们在时间线上腾挪穿梭,但我们至少可以在今天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然后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一个期待中的美好世界。

带着这样的视角来看浙江卫视《预见2050》的意义,它很像是我们和时间所做的一个很酷的约定——未来,会实现你的梦想;而现在,梦想正在靠科技实现中。

作为浙江卫视在“2050大会”基础上创制的一档科技人物专题节目,《预见2050》每期聚焦一个前沿科技主题,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普及科技知识,讲述科技创客们的逐梦历程,希望科技可以像音乐一样可以把人们连结在一起,共同许下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承诺。

9月7日起,第二季节目正式回归每周一晚间。陪伴大家走过第一季的嘉宾王孟秋作为新一季的首期人物,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他的浪漫宣言。无人机是他的“情人”,他就像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堂吉诃德,为了打造可以从手上起飞的无人机,他以“憋”为信条,无惧数千次的失败和再出发。

科技本不冰冷,它热血、温暖,鼓舞着人心,也澎湃着世界。《预见2050》要让无数的普通人看到,在我们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一股力量,在“敢教日月换新天”。

科技很酷,梦想很烫

《预见2050》带你触摸日常生活里的炙热

科技主题千千万,《预见2050》如何打捞创意的火花?

作为一档面向普通大众的节目,制作团队特别注重从大众生活的公共感知出发,着力挖掘触手可及的科技之光,在分享科技新知和前沿趋势的同时,致力于提升中国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第二季的第一期,将目光聚焦于在城市里司空见惯的无人机。这个看似普通的黑科技,实则综合了自动飞行、高清图像传输、AI智能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其日益优化的消费体验背后,更离不开科学家们夜以继日潜心研究下的迭代升级。

相信在看过本期节目后,观众们会对专注无人机产业的创新群体心生无限敬意,我们平时感受到的,只是更强大的拍摄体验和续航能力,却不知从“四旋翼”进化到“双旋翼”的过程竟是这般艰辛跋涉。

一串数字,直击人心:深圳曾有600多家无人机公司在抄大疆无人机的“精灵”,但有一家叫做零零科技的公司决定实现低空跟随无人机的设想;在攻克新物种的征途上,王孟秋和他的伙伴们要求舵机可以有100个小时的连续工作时长、300个小时的间歇工作时长、轴向和径向的间隙不超过两度,里面有十个齿轮组,这几乎和手表是一个精度级别的;为了寻找最佳的材料,他们打一个齿、做一套模具,耗时一个月,到现在已经做了十九版,也就是用了十九个月;其中一个零配件的公差,他们要求限制在2个微米以内,而一根头发丝是八九十个微米,为了这个“细胞级的公差”,团队改了无数个版本,好多个技术标准都是和供应商一起从零摸索,这样的失败和再出发,他们大概重复了几千次……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选择600家公司所走的那条路,意味着巨大的付出和不确定的未来,但王孟秋和他的团队选择成为堂吉诃德,他说:“这个真的是我们的梦中情人!”节目中,他走在杭州的街道上,兴奋地像个孩子,畅想着无人机的编队表演可以变成黄龙商圈亮灯工程改造的重要环节,眼里含光:“大家逛到八点半回家该多开心,晚上做梦就想着星星点点!”

探索边界,遇见未来

致敬每一个默默推进科技发展的普通人

9月7日晚的首播中,嘉宾张大大用“敢于去突破地心引力的人”,来形容默默推动科技发展的创新群体。

的确,从第一季开始,《预见2050》就为我们展示了一群“欲与天公试比高”“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追梦青年:直面中国在火箭回收试验方面空白的“翎客航天”团队,全心打造腿足机器人产品“绝影”的浙江大学教师朱秋国及其学生,致力于加快算力时代的城市智能发展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黎珍辉……这些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科技新生代,用一次次超越、一步步践行,努力在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的科技创新中传递家国情怀,展现当代青年的创新态度与责任担当。

据悉,本季《预见2050》除第一期的无人机外,后续还将持续关注中国“白帽”安全专家团队、大数据团队、空调工程师等诸多领域的热血人士。

为讲好中国科技创新故事,《预见2050》第二季整体延续了第一季的模式。在“演播厅讨论”版块由主持人沈涛、张大大,以及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博士携专家和当期科技人物围坐而谈,通过多视角提问、多层次解答、多人群碰撞,让科技可亲可近。与此同时,节目通过随访、记录等形式,走进科技人物的工作和生活,让观众更加直观地看见相关技术的现实运用,以及呕心沥血的实现过程。

诸多生活气息浓郁的场景呈现,赋予了节目更多的人情味和力量感。

以科技界的颜值担当王孟秋为例,他的名校学历、帅气外表,和他为了梦想日渐消瘦、两鬓斑白的模样形成了鲜明对比,他骄傲而无悔:“我们在填补技术上的一个空白!”

为了提升量产率,公司动力系统研发经理王兆喆在深圳驻守了60多天,这位家在山东、二女儿刚满周岁的年轻人之所以一直坚持,就是希望再过十年之后可以自豪地说:“我当年做了一个超级酷的产品!”

从一个仅有7个人小团队,到150多人的大家庭,零零科技的每位员工都在镜头前斗志昂扬。他们用歌声剖白内心:“但求最后无愧于心,好好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天!”

这些科技青年探索科技的边界,也探索精神的无涯。相比起第一季,本季《预见2050》更加鲜活饱满的新时代奋斗者群像,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科技爱好者的筑梦之心和社会情怀,更可以看到“科技兴国”的精神内核正在这片土地上迸发怎样的伟力。

面朝美好,聚合雄心

助推更多“年轻人因科技而团聚”

2018年5月,全球2万多名青年相聚在杭州云栖小镇,开启“2050大会”。就像音乐把人们连结在一起,“2050大会”让年轻一代因科技而团聚,为未来而共创。

在此基础上,浙江卫视诚意创制《预见2050》,一经推出便广获好评。2019年8月,节目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2019 年第二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今年7月10日,节目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2019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名单。

“团聚”是一个带有温暖质感的词语,它代表的不仅是技术的探讨、合作的可能,更是情感的交流、梦想的交织。有观众说:“听到这个词,就感觉科技青年们有了家,追逐梦想的路可能是孤独而辛酸的,但有了同伴间的扶持鼓励,就有了战胜一切的力量之源。”

立足杭州这座活力创新之城,浙江卫视连续两年接力打造《预见2050》,不仅是在擦亮闪闪发光的“浙江名片”,更是希望通过主流媒体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助推更多人看见这群为科技发展默默努力的热血青年,鼓励他们、重视他们、关怀他们,同时也润物无声地在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中撒下科技梦想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