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如何突出“军味”

军事报道作为新闻传播的一项内容,与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一起,在网络新闻领域占据一大幅版块。为与时俱进抢占这一新的舆论阵地,军队新闻媒体先后推出中国军网、国防部网站,创立中国军网客户端、“军报记者”等微信公众号,不断从传统纸媒向全媒体、微媒体趋势发展,扩大了军队在网络传播中的影响力,把握了网上军事新闻报道的舆论方向,成为弘扬部队正能量的崭新阵地。

坚持“内容为王”与新媒体渠道的融合发展

舆论传播途径的变化更给军事新闻报道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把新闻从业者带进一个全新的传媒互动时代。网络碎片化信息呈几何倍数的广泛传播所带来的“核聚变”般的新闻力量,对当代军事新闻工作的冲击是一把双刃剑。

毫无疑问,在我们试图寻找一种转型的方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于是产生了有关“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的争论。而事实上,任何一种新闻形式都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反映到军事新闻报道上就是一切报道都应该围绕军事主题来展开,在既定的报道内容框架之下,坚持正确的政治舆论导向,应该是军事新闻报道的最大的“军味”。在此基础上再去谈内容生产与新媒体传播渠道的融合。这就好比素材是布料,裁剪看政治需要,风格渠道则可随流行而走。坚持军事新闻的政治本质,是所有军事报道的底线和出发点。

既要坚持“军味”,又要让人“爱读耐看”

无论是“大块头”的专题报道抑或碎片化的“以点见面”,首先都要把握一个真实的原则。要尽量做到抓“一手资料”做“直播报道”,杜绝搬运加工与“二次传播”。

军事记者所做的不是单纯的相关时间事件人物的搬运工作,而是以事实为依据、根据主题选择和报道需要所进行的再加工。相同的新闻素材到了不同人手里,就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甚至到了政治立场相悖的人那里,会“升华”出对立的涵义。各种把握全看政治需要的取舍。所以一定要强调新闻的原创性和原生态。事实是,往往越是这种朴素的“接地气”的报道,越容易为更广泛的人群接受。人们会自行判断出这是一篇“假大空”的官样套路文章,还是一篇有血有肉的新闻。

当其作为论据应用于一场网络舆论保卫攻坚战时,更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新媒体时代新闻表达方式对内容的多元化呈现,更加剧了这种“小中见大”式报道的传播力量。用无限接近事实的小人物小事件来呼唤受众的亲切共鸣,通过新媒体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的有机融合的传播方式,加强小故事的可读耐看性,无疑比单纯纸媒或者广播、电视的单一化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而对“小”的宏观把握和“量体裁衣”,更凸显了“军味”。素材摆在那里,关键是记者的立场在哪里,他的发现点和着力点就在哪里。愈军营生活化愈见深度。将“小”依托新媒体渠道推而“广”之,达到弘扬部队主旋律、壮大主流思想阵地、掌握舆论正面导向的目的,也是军事新闻报道的最浓厚的“军味”。

增强军事新闻报道的“血性”含金量

大而言之,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新闻报道无论外在报道形式如何变化、无论影视音字各种渠道模式如何融合,其内容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对国家有关军事行动、军事理念的有效传播。在学习借鉴新媒体传播报道优势的时候,需要坚持军事新闻独立的特性——即军事新闻的专业性和独属军队的“血性”,这是军事新闻区别于其他社会新闻最显著的特性。军事记者应当具备大局观念,善于从强军建设的全局出发,在发现问题、反映问题、阐释问题的同时,做到把“尚武精神”“战斗理念”融入表达当中。军事新闻既要照顾形式上的浅显易懂,又要具有自身独立的思想深度,能够发人深省、振奋民心。

在这个媒介突飞猛进发展时代,如何在信息大潮中搏浪潮头而又能“万变不离其宗”,坚守部队传统精神和彰显中国军人血性传统和本色,才是军事新闻最突出的“军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