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和平中队,见证武警官兵续写和平新篇章

走进和平中队,见证武警官兵续写和平新篇章

武警官兵介绍和平中队概况。(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中国台湾网7月18日河源讯 (记者 尹赛楠)广东省和平县,一个因南赣巡抚王阳明率师平叛而建的古城,和平安宁的渴望深入人心。和平听曲,可以遥听先辈骁勇善战而雄浑激荡的英雄交响;故里觅迹,可以追寻官兵为维护驻地和平而描绘出的英雄画卷。7月18日上午,“同心共筑强军梦”网络媒体国防行活动采访团走进和平县中队,一睹基层官兵的风采。

驻守在这里的武警广东省总队河源市支队和平县中队诞生于抗日时期,传承着红军的血脉,他的成长始终与中国革命和东江纵队的发展遥相呼应、一路前行。组建70多年,特别是重新组建34年来,和平中队始终传承东江纵队“铁心向党,赤心为民,骁勇善战,百折不挠”的精神,110余次参与维稳处突、抢险救援等险重任务,在“和平故里”筑起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钢铁长城”。

走进和平中队十几平米的荣誉室,里面大大小小的奖状和奖杯足有160多个,用官兵们自己的话说,这些奖牌和锦旗可以铺满整个操场。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少不了辛勤的汗水,而这里的奖牌更是如此,甚至是生命拼出来的。这些荣誉,见证了74年来,历届官兵用匠人精神追求极致精细的历史,他们让和平年代的和平中队变得不平和,让和平年代的平凡中队变得不平凡。

“五公里武装越野一直是和平中队中的优势项目。”现任和平中队三班副班长的王元自豪地说。听到这里,记者也难掩心中的激动,以前只是在影视剧中听到过“武装越野”这个词,但一直不敢确定是否真有这个项目,如今疑问得到解答,记者当然也不能“轻易放过”。

“请问你们平常是怎样训练这个科目呢?”面对记者的提问,王元表示,在和平中队中,官兵人人腿上都绑着沙袋,背上的负重能有多重就多重。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官兵们经常拼命训练,一把枪不够背两把,五公里不够跑十公里,有的人甚至在挎包里放哑铃,不断挑战极限,挑战自我。

“记得有一次五公里越野,天气炎热,大家跑到最后已经没了力气,速度渐渐慢了下来。这时,不知是谁大喊,累了就给自己一巴掌,想想自己是和平的兵!”没等王元反应过来,身后的巴掌声已是不绝于耳……霎时间,一股暖流涌上记者的心头。是的,一日为和平,终身为和平,作为一名和平的兵,他们就是如此的骄傲。

人们常说,“部队是个大熔炉”,进来是铁,出去是钢。不过,每个人来到这里的原因都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圆自己一个军队梦,有的则是文化成绩不好,而和平中队二班班长胡贤威正式如此。

“我是考大学无望才进的军营,以为文化学历水平就此止步,但来到中队才发现,学习也是我们的主业。”胡贤威对记者说,无论你是不求上进还是生性顽劣,不论你是学历高还是学历低,只要你进了和平中队,渐渐地,你都会成为一名好学生,科文学习、理论知识、生活技能、接人待物等等,有学不完的知识等着你去摄取、提高。

和平中队十分注重抓好小能人的建设,近年来,中队“四小工”一个带一批,“技能包”一茬传一茬。每年新兵下队,中队都要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技艺比拼”和“拜师仪式”。比拼内容项目较多,既有文艺乐器、厨艺烹饪,还有电器维修、木工瓦匠等等,比拼结束输者心服口服,赢者乐为人师。在和平中队的几年,士兵们深深的感触到,和平中队不仅是容人的炉,更是育人的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桀骜不驯一心闯荡江湖,到以献身国防事业为己任;从奋不顾身鲁莽行事,到认清现实艰辛后依然勇敢面对;从心不甘情不愿走进军旅,到一辈子都放不下保家卫国的心愿,每一次的成长和蜕变,都是深刻来之不易的领悟,都有和平中队优良传统的印记。

“胸膛的一团烈火,为使命而燃烧;手中的一把火炬,因信念而传递;聚散的星光,因执着而闪耀。”和平县中队官兵们敢于将荣誉“归零”,敢于把荣誉当成镜子照,这无疑是他们传承荣誉的“独家窍门”,也是他们续写和平的“灵丹妙药”。

走进和平中队,见证武警官兵续写和平新篇章

和平中队三班副班长王元向记者讲述强军故事。(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走进和平中队,见证武警官兵续写和平新篇章

和平中队二班班长胡贤威向记者讲述强军故事。(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走进和平中队,见证武警官兵续写和平新篇章

和平中队荣誉室摆满了奖牌。(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