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机选型问题解决 歼15如何做回“一哥”

2004年8月,中国作重大决策,续建瓦良格号航母,舰载机选型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迟久未决,一度影响到了整体研制进度。

 

 

中航一集团力推用歼-10战斗机改型舰载机,提出的理由:一是是歼10的优势是单座机性能好,而且已经定型。二是成飞在前期预先研究介入的比较早,也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三是歼10作为中型机重量相对较轻,对舰面阻拦装置等设备的研制,以及飞行员起飞着舰难度等风险要小得多。四是国家为研制歼10花了一百多亿,空军买不了多少,必须抓住海军航母大发展这条出路。

 

 

还有一个原因不能摆到桌面上,那就是当时中航一集团的主要领导层都是歼10这条线起来的,当然优先支持成飞发展。集团高层曾经对沈阳601所时任所长,现在歼15总师、工程院院士孙聪说,你再坚持说歼11改舰载机方案好,就把你所长给免了,不给你说话机会,调北京挂起来。

 

 

海军的观点,首先是歼10属于单发战斗机,不能满足航母远海使用。二是在作战上,歼10按空中格斗设计,对地对面攻击能力弱,对面攻击作战半径小,海军需要的是有发展潜力的歼击/攻击一体的多用途战斗机。如果选歼10改舰载机,后面必然要解决高低搭配,如何派生加油机、电子战、侦查飞机等问题。

 

 

海军看好歼11,这是双发重型战斗机,作战半径大,发展潜力大。而且瓦舰就是搭载苏33设计的,舰机适配程度高,在我们对航母研制各种风险还不清楚的情况下,歼11改方案当然最好。但歼11也要增加对面打击能力,改气动布局、增升、加强结构,控制系统,沈飞还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以目前消化程度未必敢改。选歼11改只能通过中俄合作,买苏-33,并转让技术来解决。买苏33不但来的快,还能一起解决舰载机飞行员培训问题。

 

 

舰载机选型问题在航空集团强大的推动下,综合经费进度对俄乌合作等各种因素,朝着歼10改舰载机的最终意见发展。

2005年,在船舶重工集团的运作下,一件意外的礼物突然出现大家面前,东亚某国从乌克兰搞到一架苏-33舰载机的原型机T10K,于是...........

180度地扭转了舰载机选型决策,一边倒的倾向了歼11改舰载机,也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国人为之自豪的歼15舰载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