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已经发布洲际导弹 它下一步想做什么

“火星-15”之后的半岛核斗争

11月29日凌晨,朝鲜又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这次的消息照例是由美日韩媒体先行报道,随后朝鲜官方媒体不紧不慢“认领”证实的。由于导弹走的是高弹道,没有飞越日本列岛,因此日本媒体总体就显得比较“淡定”,随后公布的4500公里高、950公里远的弹道参数虽然比之前都大,但各方最初都估计是又一枚“火星-14”弹道导弹,因此也没有特别紧张。

朝鲜火星-14弹道导弹

随后朝鲜媒体第一轮报道时,虽然没有给出任何有关的相关画面和具体描述,但“火星15”的名号一经公布,就迅速引发了媒体的关注与猜测。

而朝鲜这次的悬念也把握地很好,先是在晚上发布了有关“火星-15”的新闻稿,用“9轴自行发射架”和“超大型重型核弹头”两个关键词继续揪住大家的注意力,再是在深夜发布了全方位记录导弹发射的系列照片,最后是在第二天的朝鲜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公布导弹发射的视频。相比此前“一步到位”的新闻发布,这种引人入胜的报道形式无疑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也加强了这种洲际导弹给人的“戏剧效果”。

劳动新闻报道

“火星-15”导弹升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朝鲜电视报道

有关导弹本身的性能,已经有不少军事观察家做出了相对靠谱的推测。作为在“火星12”和“火星14”技术基础上对一二级发动机和弹头进行全面升级的型号,“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已经是一款具备10000公里以上级别射程,700-800公斤投掷能力的洲际弹道导弹。

在总体定位上,这种设计与中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展研制的东风-22弹道导弹非常相似,都是一款机动发射的液体洲际弹道导弹。导弹在许多主要技术指标,比如一、二级火箭发动机推力和运载能力上也非常现实。

当然,21世纪的朝鲜尽管遭受外界的封锁,但由于整体技术环境的发展,仍然在很多领域拥有远比上世纪中国优越的具体技术条件。无论是先进的复合材料还是数控机床,还是先进的高精度激光陀螺和整体在发展的军用航天技术,都赋予朝鲜将导弹系统做得更好的机会。也正是因此,比起计划使用半挂车、两级火箭都使用4发并联的东风-22,使用多轴TEL车、一级火箭就使用双发并联的“火星-15”虽然本质上没有脱离前辈画下的范围,但在很多具体细节上已经显然超出前者。

“火星-15”导弹发射车全貌,可见其9轴布局图片来源:朝鲜中央通讯社

当然,朝鲜对于“火星-15”目前的描述也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仅所谓的“百分之百实现发射架所有因素国产化”的9轴TEL的数量取决于引进的8轴TEL底盘的数量,“超大型重型核弹头”的重量能做到多大也很难说,苏联类似的UR-100弹道导弹就是在搭载800公斤弹头时能飞10000多公里,搭载1350公斤的弹头的时候射程就只有不到5000公里。

如果保守的估计,不要纠结于朝鲜的热核弹头是否真正实用化、武器化,只考虑普通的内爆型原子弹作为弹头的话,“火星-15”不仅能够轻松实现对美国本土投掷核武器的目标,甚至还有实现集束式多弹头的潜力。

对于朝鲜来说,下一步的目标,毫无疑问就是将“火星-15”定型和批量生产。毕竟即使像朝鲜一样有过只进行两次成功试射就算定型的状态,“火星-15”导弹虽然不用像其他国家一样再试射个10发才能定型,至少也得再进行一次成功试射,而且保险起见可能还需要进行正常弹道的全射程试验。

再来一发对朝鲜来说问题不大,但全射程试验就几乎不可能了。朝鲜一无海外测控站,二无远洋测控船,三无远海打捞弹头设备舱能力,此前“火星-12”的几次跨越日本的导弹试射尚且需要依赖美日通报的数据“代为测量”,“火星-15”的全程试验想要收集到像样的消息,可能只能提前昭告天下,让中美俄法的测量船沿途提前部署好才行。

当然如果朝鲜不在意这些的话,将全部的6辆引进的WS51200型8轴TEL全部加长到9轴,也就能运载和发射6枚导弹。如果考虑到实战环境下这些发射车根本没机会装填备弹,那么6发“火星15”就是朝鲜全部的对美核威慑力量了。

朝鲜的9轴发射车能看出是在原WS51200型基础上增加一个无动力轴

这大概相当于什么水平呢?

按照华棣(作为长期接触中国导弹、核武器研制工作的资深专家,有关他的案件扑朔迷离,但他对中国导弹核武器的了解是毫无疑问的)1992年发表的《中国导弹计划:技术及战略目的》的论文介绍,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对美有效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就是“6-8枚东风-5型洲际导弹”。当时的东风-5基本型导弹射程还只有10000-12000公里左右,而且采用的是固定的加固式低下发射井,比“火星-15”的机动式发射理论上更易暴露,生存性能也没有本质提高。

也就是说,朝鲜在将“火星-15”定型和量产以后,其核威慑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90年代初中国对美核威慑的水平。对于朝鲜来说,这无疑是非常了不起的结果了。

但是这样的威慑效果有多少呢?很难说,毕竟在90年代,中国的战略核威慑对美国所起到的威慑作用是相当有限的,美国之所以在冷战后没有入侵中国的打算,其所介意的也并非是中国的不到10枚东风-5战略导弹。从国际上的视角看,现在的美国之所以不会对朝鲜动武,说到底和朝鲜有没有核武器,有多少核武器,能不能打到美国关系不大,美国所忌惮的,仍然是那个60年前跨过鸭绿江,打败野心狼的国家。哪怕朝鲜与其关系早已算不上热络,甚至有些冷淡,但只要两国没有彻底翻脸,美国就不敢多动这方面的脑筋。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黑利在安理会上的表态,其实也很真诚地表达了这样的态度:美国之前从未寻求与朝鲜开战,到今天仍是这样,但是一旦爆发战争,(美国)将彻底摧毁朝鲜政权,这点毫无疑问。

但从朝鲜自己的角度来看,目前的朝鲜可能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也不愿意承认,虽然中国并没有为朝鲜提供核保护伞,但却是朝鲜政权免受外界武装颠覆的最关键因素;又或者实际上朝鲜并不满足于武装对峙下的这种“低水平”的安全,而渴望获得“让朝鲜完全满意”的彻底安全。由于中国不可能出面为朝鲜挣得这样的安全,朝鲜因此决定要自己争取。

按照朝鲜的逻辑,只要他给美国造成的威慑足够大,美国就会坐下来,最终满足“朝鲜想要的安全”。然而问题真正复杂的地方,就在于到底什么样的安全才是“朝鲜想要的”,签订和平协议?美军撤离?朝韩关系正常?还是美国解除韩国武装后将其双手奉上献给朝鲜?从朝鲜近几十年里对中国的无偿经济和军事援助不觉感恩,反嫌不足(甚至到了“要求白给歼10,拒绝枭龙援助”的程度)的态度看,谁也没有自信能够说,什么样的安全能够真正满足朝鲜。

对于朝鲜来说,当他即将走完“对美核威慑”路线图的最后几步时,所要思考的已经不是该不该走下去的问题,而是应该仔细反省“走下去有没有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