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伯承被称为战神?

刘伯承元帅被称为“军神”,不是“战神”,不过这两个词对他来讲没有本质差别。在我看来,刘伯承元帅是堪比孙武的军中之神,因为他是罕见的文武全才。

为什么刘伯承被称为战神?

 

刘伯承元帅在解放军中是公认的第一“儒将”,他低调谦虚,锋芒内敛,不是那种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将帅,但实际上,刘伯承是一个罕见的文武全才,他既是统兵作战、才华横溢、军功卓越的杰出将帅,也是我军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堪称当代孙武。

刘伯承是四川开县人,早年生活艰辛,立下拯救万民的宏伟志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刘伯承毅然决定参加革命,他剪掉鞭子,参加川军,投入革命洪流。

当时有很多亲朋好友反对他参军,认为不如当一个普通百姓,好好过太平日子,刘伯承慨然到:“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

男儿本自重横行,风雨武林显颜色。

刘伯承加入川军后,一直以智勇双全著称。他不仅作战勇猛,还熟读兵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兵家名著烂熟于心,而且操守严格,为人清正,从不沾染黄、赌、毒等恶习,这在当时的军阀部队中简直是一股清流,刘伯承也因此被同学们称为军中“菩萨”。

为什么刘伯承被称为战神?

 

真正给刘伯承带来“军神”称号的是他一次战斗负伤的经历。

1917年,在进攻丰都的一次战斗中,刘伯承眼部受伤,因治疗不及时,右眼眼球彻底溃烂,必须手术去除,刘伯承在他人介绍下,找到一位著名的德国外科医生执刀。

这位德国医生是一名军医,曾经参加过一战。对他而言,这只是一个小手术,但问题是刘伯承是眼睛受伤,距离脑部太近,如果使用麻药,可能会影响脑神经,留下后遗症,要知道指挥打仗可全是靠脑子;如果不用麻药,手术会非常痛苦,常人根本无法忍受。

刘伯承担心麻药影响大脑,便决定不用麻药。

德国医生医术高明,但性格十分高傲,他见过的伤病员太多了,还没有人能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接受手术,所以他根本不相信,眼前这个看似儒雅文弱的人能忍受这种痛苦。

但刘伯承坚持不用,德国医生只好动手了。

为什么刘伯承被称为战神?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刘伯承咬紧牙关,全身汗如雨下,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竟然没有发出过一声呻吟!即便是见多识广的德国军医也感到无比震惊。

动完手术,医生向刘伯承表达了由衷的敬佩,他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坚强的军人!

刘伯承微微一笑,答道:大夫,这不算什么。你不过才割了74刀,还不到100刀呢!

医生大惊失色,眼前这位中国军人竟然在心中默数自己的刀数,这是何等的毅力和勇气!

当然,这段故事起初无人知晓,刘伯承也没有跟他人提起,他不是爱炫耀的人。

不久之后,这名医生偶遇川军部队的一名高级将领,他问起刘伯承的近况,并向对方绘声绘色讲述了当初动手术的事,还把刘伯承称为中国“军神”。打这以后,刘伯承“独眼军神”的美名才得以扬名四海,堪比古代刮骨疗毒的关羽关云长。

为什么刘伯承被称为战神?

 

刘伯承的军事指挥水平在解放军所有将帅中至少是前5(其他4名是彭德怀、林彪、徐向前、粟裕),只不过他的谦虚低调让他不是那么引人瞩目。

刘伯承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他深知系统化的军事教育是军队正规化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因此,新中国刚刚成立后,刘伯承便急流勇退,主动辞去军政职务,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承担起“培养更多粟裕一样将领”的重任,为我国军事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被称为“我军院校的开拓者”和“我军院校之父”。

刘伯承元帅勇于担当重任,投身军事教育事业,这充分体现了他超前的战略眼光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职位升迁、利益得失在他眼中都无足轻重,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为什么刘伯承被称为战神?

 

刘伯承元帅赢得了全军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尊重和敬佩。陈毅元帅把他比喻为当代的孙武、吴起,称他“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美国军事家杰米·卡洛奇更认为他是“20世纪全世界六个伟大军事家中的一个,而且是其中最神奇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