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斌:科技加速器是招商引资的新法宝

loading...

  今年一季度末,各地招商引资的相关新闻中频频出现“迎来暖春”“实现开门红”等报道。各类招商会、推介会进行得如火如荼,投资规模与金额屡创新高。实践证明,招商引资是提升地方经济总量、做大财政“蛋糕”的有效办法。但不可否认,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招商模式收效正在下降,因此在新一轮“招商热”来临之际,推进招商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由于税费奖励政策的变化和土地指标的稀缺,加上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招商引资的生产要素制约也在不断加大,传统的依靠拼政策拼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招商方式也难以为继。在这一压力下,各地都在研究新方法、寻找新出路。在诸多探索中,笔者认为,发展科技加速器对于开拓招商引资大有裨益。

  作为一种创新型服务载体,科技加速器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对大众来说还相对陌生,具体定义也莫衷一是。笼统来说,科技加速器是介于孵化器和科技园区之间的一种中间业态。与一般的孵化器相比,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一、服务对象。加速器主要面向经过孵化、将要进入高速成长轨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其入驻门槛比孵化器要高;二、专业化程度。加速器的核心在“加速”二字,通过在企业融资、市场开发、人力资源、公司治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短期快速成长。如果说孵化器是助力企业完成从胚胎到成型这样一个蜕变,那么加速器就是让企业迅速达成“规模化”这一目标;三、阶段成果。在孵化培育生态链上,孵化器处于0到1这个阶段,跨越的是实验室与市场之间的藩篱。而加速器则是处于复刻“1”这个阶段,很快进入“10”,也就是年利润达到1000万到2000万的规模,为下一步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科技加速器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招商”时代,极有可能成为抢占先机的利器。

  首先,科技加速器的天然属性有助于遏制盲目粗放的招商乱象。出于功利的心态,有的地方贪大求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引进大量资源消耗型项目,不仅造成生态平衡的极大破坏,还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雷同,使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同时,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执行越发严格,建设用地紧张等矛盾日益凸显,寻找无地招商或少地招商的可行方案就成了当务之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科技加速器具备天然优势。一则加速器服务的对象都是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强、经济效益好且低污染的环境友好型企业。二则加速器本身的准入门槛就比较高,运作周期集中且高效,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有助于土地制约瓶颈的突破。

  其次,发展科技加速器有利于提升招商工作质量,推进择优招商。对于招商部门来说,项目和资金在区域竞争中永远是“僧多粥少”。有的地方为了实现数据上的虚假“繁荣”,甚至到了“不计内耗”和“来者不拒”的地步,这种做法本末倒置,使得招商活动的隐性成本远远高于预期,甚至会导致某些地区落入“越招越穷”的尴尬地步。而科技加速器由于其专业性,对于入驻企业有其固定的选择标准,对于整个运作流程也有着精细的把控。通过整合各类平台的高端资源,以丰富的实操经验加以引导,加速器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服务企业“加速”的成功率。发展科技加速器,发挥其“择优”的专业能力,引进成长中的科技创业企业,使其茁壮成长后反哺当地的投资发展,可以说是经济新常态下招商引资的一条重要出路。

  再者,发展科技加速器有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主导产业实施“上下游”招商。在当前的招商工作中,尤其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地区里有一类现象尤其值得警惕,那就是忽略自身区位条件,企图“复制”他人产业模式,殊不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后发地区要真正通过招商引资获得自身的长足发展,就更需要注重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再创造。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地方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培育一批本土的创新型企业,这也正是发展科技加速器的重要意义之一。加速器洞悉市场机制和企业成长规律,熟谙各类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为本地发展壮大若干龙头企业,为本土产业链注入新鲜血液,进而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协作能力。区域定位清晰后,再着力实施“上下游”招商,提高产业互补性和集中度。

  最后,科技加速器本身是一个展示区域投资环境的优质平台。传统招商模式中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弊病:开发区、工业园园区建设泛滥成灾,布局杂乱无章,配套功能薄弱,产业关联度差,可以说是开而不发、集而不群。从这一层面来说,园区就仅仅是一处物理空间,而不具备产业集聚功能。相对而言,科技加速器本就是创业孵化服务生态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既是空间载体又是服务载体,当然更突出的是其功能性。加速器的发展水平同时折射了当地招商引资的硬件实力和软环境,因此大力发展科技加速器有助于提升所处地区对客商的吸引力,出色的科技加速器是一个展示区域投资环境的优质平台。

  当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拼规模、拼速度的粗放型增长转向要质量、要效率的集约型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高投入铺摊子的方法只能沦为明日黄花,招商引资模式的创新逐渐趋向精准、务实、专业化。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招商”时代,科技加速器将成为各地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法宝。

  作者简介:汪斌,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安徽人,民建成员,先后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本科&博士)和清华大学MBA。1994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科技产业化工作,曾供职于三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先后评为高工及研究员)、北京仁创科技集团(副总裁)、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副总裁)。目前已推动或参与数百个高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工作,并总结出《科技成果转化“三段论”》、《科技型企业成长“十步法”》、《科技风险投资的“鱼肚理论”》、《科技孵化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等经典理论,另外还为全国六万多人次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成长》讲座,是我国著名的科技产业化专家和资深创业导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