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培”招生英语成绩不低于120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培”招生英语成绩不低于120


2017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招生政策是怎样的?为此采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处长杜世智。

记者:今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招生计划有无增减?

杜世智:今年我校在京内外的招生计划与去年持平,在全国30个省(市、区)招收普通本科生2730人,其中北京计划招生1526人,京外省份计划招生1204人。2730个招生计划中,理科2418人,文科312人。我校在北京的招生批次包括提前批B段“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提前批C段“农村专项计划”、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学校在京外29个招生省份中,26个省份为第一批次招生。考生可登录学校本科招生网查询我校今年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批次、专业及计划数等信息。

招生政策方面,今年在京“外培”招生有一个新变化,就是我校要求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20分。

记者:2017年的招生专业有无变化?请介绍一下学校的特色专业。

杜世智:2017年学校共有39个本科专业招生,新增3个招生专业分别为理科招生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文科招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相关专业仍实行大类招生。

我校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车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9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车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记者: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

杜世智:我校今年的录取原则如下。

第一、对于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档次,学校调档比例为100%,按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录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志愿顺序靠前的考生。

第二、对于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05%,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不设志愿级差。

第三、分配专业时按“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的原则,不设专业级差。

第四、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在调档和分专业时,均予以认可。

第五、相同志愿的考生按投档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成绩,单科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第六、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需口试成绩合格。其他专业无英语口试要求。

第七、录取时,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我校新生录取的身体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学校没有特殊要求。录取的考生,身体条件符合专业学习要求,应能参加该专业安排的全部教学环节。新生入学报到时,学校对新生进行健康复检,对健康复检不合格者,根据不同情况按照学校规定处理。

记者:今年北京二本三本合并,对考生填报志愿有何影响?您对考生有什么建议?

杜世智:今年北京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本科录取批次改革,首次将本科二、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并设置10个平行志愿。合并后的二本录取线将会有所下降,但对于考生而言不会减少录取的机会,相反,合并后的二本院校数量大幅增加,招生计划总数也随之增加,考生可以更大范围地选择心仪的院校和专业。所以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目标院校及其招生专业情况,详尽地了解往年的录取数据,仔细阅读各个报考目标学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其录取规则,同时参考学校近几年录取的分数情况,今年尤其要注重根据往年的录取分数排名进行填报志愿。根据自己考分和排名情况,按照“冲”、“稳”、“保”的原则,将10所学校适当拉开梯度,处理好“优选学校”还是“优选专业”的关系,尽可能合理兼顾,为考生录取上好“双保险”。另外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考虑“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不要轻易“不服从”。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和奖助学金政策。

杜世智:我校学生可以在第二学期或第四学期向学校提出转专业申请,具体要求和程序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执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允许转专业一次。

学校实行奖贷学金制度。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综合素质特别优秀的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奖学金用于资助普通本科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校级奖学金有校长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社会贡献奖学金和文体优秀奖学金;还有TRS奖学金、技术发明奖学金和计算机世界奖学金等。

学校为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除评定国家励志奖学金外,还会通过发放北京市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费支出,具体办法按照学校和北京市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可协助贫困家庭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包括学费、住宿费),助学贷款具体办理方法按学校和北京市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学生还可根据自身经济情况申请特困补助和校内勤工助学等,学校特设“绿色通道”以确保所有被录取的贫困家庭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更多高考内容,关注2017年网易教育高考专题

2017年网易教育高考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