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竞争这么激烈,为何宝马还有心玩艺术?

经济观察网 夏言/文 5月31日,宝马集团董事伊恩·罗伯森(Ian Robertson)特意从德国飞到北京,为第18辆宝马艺术车全球首发站台。

对很多汽车媒体人来说,这并不是一场信息量很大的发布会,但宝马上下对此却非常重视。发布会现场,除了罗伯森和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两位高管外,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前馆长克里斯·德尔康、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总监田霏宇、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等超过300位各界名人、商界领袖和中外媒体都亲临现场,阵容堪比宝马重磅战略车型的中国首发式。

宝马为何对其第18辆艺术车全球首发如此重视?康思远现场演说的一句话很有深意,“艺术给人以灵感,激发我们的创意。作为一家豪华汽车企业,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被动地面对变革。我们必须通过科技和创新展望并参与塑造未来”。

当下,中国豪华车市场竞争激烈且充满变数。在宝马和奔驰的强势冲击下,奥迪终于走下神坛,在今年失去了中国豪车老大之位,这使得每月的豪华车市场销量都极具看点。奥迪忙于合资,暂时对销量还无暇顾及;奔驰来势汹汹,意在短期内有所突破;而宝马把目光放在了更远处——希望通过布局智能出行引领未来。这也成为第18辆宝马艺术车的创作思路。

这是首款由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宝马艺术车,它的创作者曹斐以对社会变迁和城市发展的思考,通过多媒体方式完成了一系列蜚声国际的艺术作品。此次,曹斐以BMW M6 GT3为原型车,把增强现实技术与实体车身相结合,打造出一部穿越时空的装置艺术作品,以此展望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数字化未来出行前景。

曹斐此次创作的宝马艺术车,构建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平行时空,整个装置艺术作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视频短片,一款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呈现彩色光影的APP手机应用软件和一辆通体纯黑的BMW M6 GT3 赛车。

在视频短片中,曹斐以“传统–当代–虚拟–未来”为线索,通过一位穿梭于时空的行者的视角,记录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这辆BMW M6 GT3汽车也被艺术家处理成纯黑色,成为艺术家进行各种数字化艺术创作的画板。

艺术家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彩色光影投射在黑色车身上,观赏者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下载了相关APP应用的设备,欣赏到原本没有任何色彩的车身散发出来的多彩光芒,巧妙展现出对“有与无”的思考与陈述。而且,黑色也代表着宝马最具创新意义的“黑科技”,黑色车身也是在向极富科技感的宝马碳纤维技术致敬。宝马把这辆艺术车称为“自带光环”。

艺术是未来照进现实的一面镜子。汽车是艺术家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一把钥匙,汽车爆发出的速度与中国社会变化速度的契合点是曹斐创作第18辆宝马艺术车的灵感源泉。

曹斐称:“光是意念波动的一种表象。如果说意念的速度无法测量,那么第18辆宝马艺术车则是对意念边际‘有无之间’的一个提问。我们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无人操作和人工智能等科技能让意念直接控物、让意念转移。那么,拥有怎样的智慧才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曹斐的这次创作得到宝马方面的高度评价。罗伯森在发布会现场表示:“曹斐创新地采用了浸入式体验手法,通过数字化科技增进了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参与和沟通。这是一辆名副其实的为21世纪创作的数字化宝马艺术车,是宝马艺术车系列的第18件‘移动的艺术品’。”

宝马集团一直是艺术发展的热心支持者。自1975年法国赛车手和艺术爱好者埃尔韦·保兰和时任宝马集团赛车运动部总经理约亨·内尔帕施合作,邀请美国艺术家亚历山大·考尔德将保兰的战车BMW 3.0 CSL设计成为一辆艺术品级的赛车后,宝马艺术车项目已延续了42年,有来自五大洲11个国家19位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世界知名艺术家参与过该项目。

除此之外,宝马对现当代艺术、爵士乐、古典乐和建筑设计方面也有长期关注。康思远称,宝马之所以对艺术如此痴迷,是因为艺术代表创新,它能激发汽车企业思考未来出行,而宝马的百年成功正是源于不断创新,这款数字化宝马艺术车正是宝马向蓬勃发展的中国社会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