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大项目落户青岛蓝谷 科技创新集聚新动能

  近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发组织共建的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正式启用,该研究中心将开展南半球海洋观测与研究、教育培训和信息数据管理等工作。

  在青岛蓝谷,像海洋国家实验室这样的国字号科研平台共有17家。以大型协同创新平台为纽带,一个又一个带着蓝色标签的高校院所、“国字号”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纷纷落户蓝谷,创新型海洋经济在鳌山湾畔方兴未艾。

50余大项目落户青岛蓝谷 科技创新集聚新动能

坐落在青岛蓝谷的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东部湾城运筹蓝色崛起

  青岛市提出以鳌山湾群为依托建设东部湾城,蓝谷是引领东部湾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着力点。按照《青岛蓝谷行动计划纲要(2016-2020)》,蓝谷将大力实施“一三五”发展战略,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即打造“国际海洋创新高地”这一总体目标,“三”即“海洋创新要素集聚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生态区”三大功能定位,“五”即“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海洋成果孵化和交易中心、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蓝色教育文化和人才集聚中心、蓝色旅游和健康养生中心”五大中心。

  50余大项目落户蓝谷

  着眼当下,蓝谷区域内共有各类在建项目50余个,计划总投资300余亿元,其中,教育科研项目达24个,占比近50%,发展重心日渐突出。

  2017年以来,蓝谷已签约项目6个,入驻创业中心二期孵化器项目8个,即将入驻项目3个,中德新能源与环保科技研究院即将入驻孵化器项目37个。从大数据不难发现,蓝谷发展的重心是以教育、科研、人才以及交通为首的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

  蓝谷从基础教育资源到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全面提升,名校云集。基础教育方面,青岛第19中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山东大学实验小学及实验幼儿园年内投入使用,引进青岛二中、市南区实验幼儿园在蓝谷设立分校或联合办学。高等教育方面,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美院、西北工业大学等20所高等院校相继在蓝谷设立校区、研究院或创新园。

  科研方面,蓝谷引进并落户了国家深海基地、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17个“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成功申报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发挥高端人才汇聚优势 在动能转换中走在前列

  新的动能,正在蓝谷积蓄。“充分发挥和放大重大创新平台的优势,海洋国家实验室跻身世界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前列。”青岛蓝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创世界纪录,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成功申报海洋水下设备实验和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并揭牌,“海燕”水下滑翔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平台、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北海基地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陆续投入使用。这些重大创新平台的打造,为蓝谷汇聚创新力量、推动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蓝谷充分发挥高端人才汇聚的优势,让优秀人才成为新动能的推动者,目前引进全职与柔性人才累计39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具有博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总人才的1/3。青岛蓝谷瞄准高端人才群体,加快建设院士、“千人计划”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及团队为主体的高层次创业园。按照中长期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青岛蓝谷规划建设了200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满足近年各类人才居住保障服务。

  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全球领先,海水养殖技术引领全球,组织企业申报各类科技创新扶持项目128项,自主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505件、授权量达到208件。蓝谷创业中心被认定为青岛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首批创新创业街区,在孵企业备案71家,千帆入库企业14家。

  教育产业对蓝谷经济的拉动,是蓝谷希望引进更多高校和打造完整教育产业链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波士顿,学校的经济收入可以占到城市经济收入的40%,在德国海德堡,这一比例甚至高达65%。一座学校之于一座城市,不光是教育的所在、文化的源泉、创新的动力,更是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未来。教育、创新,正让蓝谷走向人才充盈、充满动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