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品牌纷纷跨界做手机 你用过几个

数日前,格力电器董明珠董小姐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想和我合影的人很多,但他们都不是用格力手机,这让我很生气”。董小姐出惊人之语不是什么怪事,回想起格力电器出品的格力手机。

从市场表现来看,格力手机算不上一款成功的产品,何况和格力电器在白色家电领域的呼风唤雨相比,格力手机就像蝼蚁一般渺小。

实际上,像格力手机这样,明明是世界性大品牌出品,但在手机圈子却非常小众的手机还有很多。你或许不曾想到,这些如雷贯耳的大企业原来也出手机,而且他们的手机都非常小众。

格力手机:老板比手机有名

在数码爱好者讨论手机的时候,一般都没人提格力手机。知道格力手机的人还真不少,但全都是因为董明珠。

格力手机在2015年发布,迄今为止已经推出过三代产品,并且手机的定位也在不断提升。格力手机1代的配置并不高,仅是高通骁龙4系列处理器,720P显示屏,明显是一款中低端入门手机。

不过到了2016年的格力手机二代,配置明显提高,已经升级到高通骁龙820水平,到了今年的第三代格力手机,从参数上看仅是第二代的升级版,但是价格也上探到3500元档位,一跃买入国产高端市场。

其实从产品和各种营销策略来看,格力做手机只不过是在自娱自乐。格力手机没有自己的核心卖点,也没有像样的营销(营销基本靠董小姐),不可能培养起核心用户。

不过作为年营业额过千亿的世界性企业,格力做手机做得怎么样倒真的不太重要,也算是手机市场中的一股清流吧。

海信手机:不仅是家电的实力派

海信的家电大家都知道,作为家电行业的巨头之一,海信和上文提过的格力在某些领域也是斗得死去活来。但是让人意外的是,海信也插足了手机行业,而且说起做手机这回事,海信比格力专业多了。

格力手机目前也是主攻千元档和中端两千元档,产品的风格和特色都自成一派。在千元以内的手机中,海信居然有“全面屏”产品,要知道小米也是在前两天才推出了首款千元以下的全面屏手机红米5和5 Plus,海信的嗅觉难不成比小米还要灵敏?

另外海信也推出了“前后双屏”这种颇具特色的手机产品,让品牌的辨识度大幅提升。在手机同质化的时代,一个小众品牌主动做差异化设计的先例还真的不多见。

尽管都是小众手机品牌,但是海信和格力还是有本质差异的。海信只是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但确实是正经八百的手机品牌,应该算一个职业队里的替补球员;但格力手机完全是半路出家,只能算是个业余选手。论家电谁更优秀小雷不知道,但是就手机领域而言海信完全高出格力一头。

松下手机:做家电我们是认真的,手机也是

松下,这是我们介绍的第三个家电品牌了。作为日系传统老牌家电品牌,松下的家电产品自然没得说。只不过做起手机来,松下也是蛮厉害的。

不过松下的手机的主战场在日本,在中国基本见不到松下手机的身影。不久前松下发布了一款酷似小米MIX的全面屏机型松下Eluga C,采用三边无边框的设计,还有前置指纹。

不过松下Eluga C仅用联发科6750T处理器,配置比较一般,售价也仅为1300元人民币那样,典型的入门机。不过入门手机有这样的设计确实很少见,要知道在国内,中低端机都是公模手机居多,手机厂商很少会在设计上下功夫。

就在12月13日,松下又发布了一款低端手机,Eluga I9。这款手机在入门手机中看来配置也过得去,而且还有金属机身,这样的配置和材质还是对得起价钱(售价110美金而已)的。

不过最让小雷印象深刻的是松下在三年前推出的CM 1,这款手机直接搭载了一英尺的CMOS,拍照成像和索尼黑卡无异。

尽管做手机不是松下的主业,但是可以看出松下做起手机来的态度,一点也不比做家电要差。

国美手机:一直有模有样但不愠不火

手机行业中的另一股清流,可能就是国美手机了。作为中国线下电器零售业的龙头之一,国美电器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国美自主品牌的手机却真是少有人问津,存在感实在是太弱了。

存在感弱归弱,但是国美手机确实有不少亮点。主打低端入门市场的国美手机,就已经采用了全金属的机身设计,还有人脸识别。尽管用了联发科某不知名处理器性能有点坑,但是周边细节倒是做得不错。

而且据闻国美S1还要在2000元级别搭载虹膜识别,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感觉在一众小众手机之中,国美手机还算是有些看点的。国美作为一个零售业品牌做起手机来,态度和产品方面都算是很端正的了。

中国移动:移动网络绝配移动手机

作为电信行业的一把手,中国移动在我国的通讯领域有多强势大家都知道。不过说起智能手机,中国移动却有如雏鸟一般柔弱。

在手机圈子里,中国移动手机肯定是小众品牌,但是在用着中国移动宽带的用户眼中,中国移动的手机无处不在。中国移动的手机都是三四百的入门手机,配置也非常一般,基本符合这个价位,照理说这样配置的手机很少有人光顾的。

只不过中国移动的手机都是同网络套餐捆绑出去的,也就是“充值话费送手机”这一类操作,中国移动自己本身就是运营商,走起量来非常轻松。因此中国移动的手机出货量并不小,只不过一般消费者接触不到。

但是就产品而言,中国移动的手机基本还停留在智能手机的早期,从设计到配置到功能毫无亮点可言,想不小众都难。好在中国移动也不靠手机赚钱,因此作出一台能插中国移动SIM的容器也就足够了。

做手机门槛不高,但想做好不容易

跨界做手机的先例其实并不少,而且有些厂商是真的成功了。尽管今天乐视手机前途未卜,但是作为从网络内容平台跨界到手机行业的品牌,乐视手机真的很成功。

同理还有美图手机,一个做美颜软件的,怎么就做起手机来了呢?而且美图手机现在一点都不小众,已经成了手机市场的重要力量。

事实证明,进入手机行业的门槛真不高,如果再在产品和营销层面下点功夫,不说赶超三星苹果,至少做一个小而美的品牌真不是难事。而这些小众品牌之所以小众,根本原因还是母公司不太重视。好在这些小众手机的背后都是超级集团在支撑,手机卖得如何也没关系。

不过世事难料,万一这里面的小众手机真的逆袭成功,成为大众品牌了呢?如果这样能够让消费者有更多的产品可供选择,相信也是消费者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