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不只有雪茄——从题材形式、艺术手法、镜头语言《摩托日记》

2004年,《摩托日记》上映,获得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第5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第62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虽然最终一无所获,但不影响它在人们心中依然是一部佳片:豆瓣评分8.4,IMDB评分7.8.

它依据切·格瓦拉的回忆录《摩托日记》改编,1952年,24岁的切·格瓦拉与自己的朋友格兰纳多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骑着一辆摩托开始游历南美。在游历途中,切·格瓦拉见识到了南美人民的苦难,革命的信念开始在心中萌发。

《摩托日记》带有公路片的风格特点,用旅行日志的表现形式和纪实的手法,生动鲜活地表现了切·格瓦拉从一个青春洋溢的“富家公子”,慢慢转变为心怀人间疾苦的革命战士的过程。影片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寻找和发现自我。

古巴不只有雪茄——从题材形式、艺术手法、镜头语言《摩托日记》

 

一、公路片的题材,旅行日志的形式,纪实的手法去塑造切·格瓦拉性格统一的一面

1、用公路片的形式表现迷茫、寻找、发现的过程

本来在看这部影片之前,是做足了感叹震惊的准备的。毕竟切·格瓦拉的一生太过传奇,他的少年时代肯定也是不平凡的。但是看完以后着实吃了一惊:他的少年时代,与我们并无二致:他也会冲动莽撞、贪图女伴温柔、没钱了骗吃骗喝、插科打诨。

本片是以公路片的形式表现切·格瓦拉的。公路片通常指的是:电影的叙事发展是以一段旅程为背景。电影的主人公在占电影绝对篇幅的公路旅行情节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性格塑造,产生一系列的性格冲突,或者与别人的、或者与自我的心灵交流。

有人诟病本片过于公路片化,旅途风光占了很大篇幅。但是我认为,切·格瓦拉旅途中所经历的一切,从阿根廷到智利、又从智利到秘鲁,从发达繁华的城市一路走向贫穷的美洲腹地,眼观之改变,带动了他思想的嬗变。他也从一个不谙世事、好奇浪漫的年轻人逐渐成为想为劳苦大众做点什么的共产主义者。

古巴不只有雪茄——从题材形式、艺术手法、镜头语言《摩托日记》

 

家境优越的切·格瓦拉一开始踏上旅途时是兴奋的,这是所有年轻人的通病,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总是伴随着莽撞和冲动。旅程一开始,切·格瓦拉就去了漂亮温柔的女友家,影片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普通的青年,没有一点成为英雄的预兆。在随后的旅程中,格兰纳多和切·格瓦拉蹭吃蹭喝、凭借假的新闻报道招摇撞骗,想与木匠的妻子偷情却别别人追着打。可以说,到现在为止,身在旅途中的切·格瓦拉还并未弄清这场旅途的意义,他还只是将其当作一次浪漫享乐的旅游或者冒险。

但是随着摩托车彻底报废,他们只能艰难跋涉,格瓦拉的女友也不再等着自己,他开始变得沉默忧郁,格瓦拉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修行。这是比较有趣的一点。虽然题为《摩托日记》,但格瓦拉真正开始蜕变,确是当他跟格兰纳多亲自用脚步丈量土地时。

在智利的库斯科这个“美洲的心脏”,他们亲眼目睹了西班牙殖民者对当地文明的破坏;在曾经创造了伟大文明的山巅之城马丘比丘,格瓦拉问道:“印加人懂天文、脑部手术、数学,但西班牙入侵者有弹药,若换个情形,美洲今天会如何?”

古巴不只有雪茄——从题材形式、艺术手法、镜头语言《摩托日记》

 

这一部分电影甚至让我产生了正在观看纪录片的错觉。真实、深沉、压抑,加上随处可见的黑白人物特写长镜头,那些苦难的人们静默地注视着镜头,并不哀告,却以慑人的目光直直盯视着镜头,配合来自阿根廷作曲家古斯塔沃·桑多拉略有节奏的配乐,令人屏息。

公路片的形式很自然地就将这一切呈现出来,我们也看到了切·格瓦拉热切、良善的革命热情蓄积的过程,而这植根于所经历的真实的生活,是一个真正的人由所观所历自然发生了思想的改变,而不是塑造了一个神圣图腾般超凡入圣的革命导师。

古巴不只有雪茄——从题材形式、艺术手法、镜头语言《摩托日记》

 

2、旅行日志的形式和纪实的手法最大的还原切·格瓦拉的真实

《摩托日记》改编自切·格瓦拉的同名游历日记,拍摄遵循着年轻格瓦拉的真实公路旅程。从阿根廷到智利,又从智利到秘鲁,一路下来按照当年的真实游历路线展示给观众。导演为了确保真实性,还找到了影片主人公之一格兰纳多,向他了解整个旅程的细节,并聘请他当影片的顾问,以确保最大程度地真实还原那段旅程。

这部影片并不想给我们一个被神化的切·格瓦拉,而我们也不想看一个与我们距离如此遥远、被抬到神坛的切。这部影片并没有描述他成为一个革命者的心路历程,但一个青年的思想改变是从他的经历和深刻反思而来,在那之中暗藏着潜在的爆发点。

我想,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最大的疑问就是,为什么切·格瓦拉由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成长为革命导师。而这部电影给了具体详尽的答案,让我们感受到了切·格瓦拉之所以转变的真实性

古巴不只有雪茄——从题材形式、艺术手法、镜头语言《摩托日记》

 

转折点发生在他们徒步穿越的矿山之中,他们在篝火旁与一对流离失所的印第安夫妇度过寒夜。

印第安夫妇的话让格瓦拉沉默,他接触到了这次旅行中沉重的东西。而当夫妇问起他们外出的原因,这种沉默被无限放大。“为了旅行而旅行”。面对两位共产党逃亡者的询问,他这么说。带着享乐主义似的惭愧感来说明他们从上路后所做的一切。

“今晚是我生命中最冷的夜晚之一,但能认识他们,让我更好地了解人类。奇特,对我来说太奇特了……从矿山出来之后,我们就觉得现实变了,或是我们变了。”《南美丛林日记》

此后这次旅途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超出了风物或是美女的快乐故事,转而面向现实,随着他们逐渐走向贫穷的美洲腹地,格瓦拉开始关注人民、文明、侵略等沉重的主题。

古巴不只有雪茄——从题材形式、艺术手法、镜头语言《摩托日记》

 

3、导演尽力地回避切·格瓦拉身上的分裂感,而尽力塑造他性格的统一

如果了解切·格瓦拉的观众就会知道,在现实世界中,切其实是一个分裂感很强的人。在革命中,他态度强硬,杀人如麻;但他也会害羞腼腆、青涩耿直如少年。他是真正的革命者又包含了无限的柔情。但是如果将切的这个特点如实表现,难以被大部分观众接受。所以导演竭力塑造他普通人的那一面,表现他性格的统一。

影片的最初和最后,导演都在强调“这里写的不是英雄事迹,而是两个好朋友的旅行。”是的,这是一场成为革命英雄前的旅行,并不神化,而是竭力表现一个普通人“被这世界改变,然后改变世界”的过程。

“这并不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而是两个人生命中的一部分——切·格瓦拉和他的朋友阿拉纳多,在那些时刻,他们为了共同的希望和梦想在他们的旅途中奋勇前行。”

导演并没有美化格瓦拉的人物形象, 而是尽量淡化后世加在他身上的正面或负面的评价。而是还原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整部影片与其说是展现一个革命者的成长经历,不如说是一个两个普通年轻人的旅行日志。

古巴不只有雪茄——从题材形式、艺术手法、镜头语言《摩托日记》

 

 

二、“好莱坞电影”与“意大利新现实”手法的完美结合,制造出华美与现实并存的艺术效果,镜头语言简练典型,寓意丰富。

1、“好莱坞电影”手法与“意大利新现实”手法的完美结合

在展开这个论点之前,我们先来过一下商业片和艺术片的不同。

在成熟的商业片中,人物性格、心理外化会让观众得以感知,结尾也大多会发生像死亡、觉醒等关键的性格转变行为。商业片在主人公经历了一连串的挫折之后,会让他实现愿望,而艺术片则基本上不会让主人公达成愿望。

艺术片的特点是创作者注重视觉风格的强调和个人思考的表达,反对程序化的情节和模式化的人物形象刻画,用独特的电影语言反映人物内在的戏剧冲突。

举个例子,《爱乐之城》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改编剧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把主人公的愿望分成事业和爱情两条主线,在事业中让人物的愿望实现,爱情则不能。他知道,事业、爱情双丰收固然美好,但很难博得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认同,因为太廉价了。也正因如此,《爱乐之城》才能兼获大众票房和专业口碑。

在《摩托日记》中,它很明显具有商业片的特点,以公路片的形式展现了切·格瓦拉从一个享乐主义、冒险冲动的青年人,经历了种种后,转变为一个准备为劳苦大众革命的共产主义者的过程。

古巴不只有雪茄——从题材形式、艺术手法、镜头语言《摩托日记》

 

但是在他深入美洲腹地,与那对逃亡的共产主义夫妻相遇,从矿山坐着颠簸的卡车出来,摇晃的镜头正如他此刻生起波澜的内心,这是非常艺术化的一个镜头表达。

在切跟格兰纳多徒走去秘鲁的山路上,累到摊在地上,但此时导演却用了一个长镜头去记录一个迎面走来的印第安人。他瘦小坚定,仿佛能背负一切加在他身上的痛楚和压力。

以及在马丘比丘,导演拍了大量当地的特色风光,那些胶片质感的镜头,深沉、压抑,虽然不是具体故事情节,但却给切·格瓦拉的心灵以震撼冲击,引导他思考“如果换个情形,今天会是怎样?”导演在这里捕捉到了巴赞所说的“人跟现实的暧昧性关系”

古巴不只有雪茄——从题材形式、艺术手法、镜头语言《摩托日记》

 

2、 简练典型、寓意清晰、富有想象力的镜头语言

镜头语言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客观记录物质现实和主观表现艺术内涵。这两方面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在《摩托日记》中,导演很擅于用最典型简练的镜头语言来表现切·格瓦拉人物性格的转变。比如切·格瓦拉在麻风病医院里做义工时泅渡河流。这也是影片的高潮。他在这里与所有的病人打成一片。在生日当晚他决心游过那条分隔了健康与疾病的河,他的生日也要与病人一同度过。

古巴不只有雪茄——从题材形式、艺术手法、镜头语言《摩托日记》

 

古巴不只有雪茄——从题材形式、艺术手法、镜头语言《摩托日记》

 

手法简单的煽情,然而却令人无比动容当格瓦拉游过河流的那一刻,他身上的浪漫、倔强和理想主义的光辉闪耀,寓意着从此他的一生也在布尔什维克的河流中度过。

片中刻意表现人民多么苦难的镜头很少,也没有着重表现切的感受多么深刻,只是用几个典型的、寓意丰富的镜头点睛。很多时候片子的格调是轻松诙谐的,这也恰好避免了使此片成为说教片。

古巴不只有雪茄——从题材形式、艺术手法、镜头语言《摩托日记》

 

写在最后

切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很多年轻人了解得更多的,可能是那个偷窃的“窃·格瓦拉”。在这个消解一切的时代,一切已经不足为奇。然而,虽然切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身上那种情感和理想的力量,永远值得每个年轻人学习。

我们都有过只知理想、不知现实为何物的阶段,然而每个年轻人又都有醒悟的阶段,醒悟到了什么、醒悟的早晚,都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也有一部分人,看到世界的苦难和人生的艰难后,甚至选择了逃避和放弃。其中最让人痛心和惋惜的,便是初出茅庐的莘莘学子。他们怀着建设世界的热情投入到社会的熔炉中,才知道原来以前自己在学校对人生和自身的感悟,是那么幼稚可笑。他们很难接受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在人生剧中,中途离场。

电影编剧琼斯·瑞沃拉说:“这是个关于寻找和理想的故事,他甚至承载了对整个60年代激情的缅怀,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需要这么一个旅途中的故事。”

切·格瓦拉在旅途完成后,从劳苦大众的苦难中发现了值得自己一生去奋斗的事业,这是一种最纯粹的理想主义,在这个犬儒的、现实的世界是多么珍贵。

他在《摩托日记》的结尾写道:“写这本日记的人,在他重新踏足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死了。组织与打磨过这本日记的那个我,早就不再是我;至少现在的我,已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了。漫游南美洲对我造成的改变,远远超过我所能预见的。”

当切·格瓦拉在被世界改变之后,他去改变世界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魄力和勇气,但我认为,不管是像切那样为整个世界谋福祉的“大革命”也好,还是理想与现实不断撕扯从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革命”也罢,革命都是一股暗自形成对现状不满后寻求突破的路径,而不是仅凭空泛的想象和无脑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撕裂感随时会伴随着我们,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因为结束一条路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完它,答案就在那里,时间会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