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庇护”不再

  东风汽车“庇护”不再

  半年销量不足万辆 东风裕隆如何“续命”?

  王琳琳

  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600006.SH,以下简称“东风汽车”)内势头最猛的朝阳品牌,到如今无人问津被剥离的“不良资产”,已经七岁的东风裕隆似乎需要一次由内而外的改革自救。在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大环境下,东风裕隆近年增长速度日益放缓,始终被油耗高、动力差、车辆毛病多以及缺乏新品等问题困扰。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东风裕隆在全国累计销量为7619辆,同比下滑超过60%,目前东风裕隆还未公布6月销量数据,但业内预计其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不足8000辆,目标完成率不足20%。

  东风裕隆曾公开表示,7月在人、事、财、物等方面,将从资金到企业文化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在国内市场开启全新的两岸合作模式。关于东风裕隆上半年的销量以及未来规划调整等内容,《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东风裕隆公关部李耕进行采访,对方表示现阶段正处于调整阶段,无论是过往业绩还是未来规划,暂时都不方便进行回应,之后将会统一进行说明。

  节节败退

  东风裕隆半年不足8000辆的成绩,甚至不足一些品牌热销车型一个月的销量。这样的成绩也与其全年销量目标相去甚远。

  “今年东风裕隆的销量目标是5万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目标是达到盈亏平衡,结束多年的亏损。”今年年初,东风裕隆高层曾公开表示。

  2010年,作为东风汽车和台湾裕隆集团(以下简称“裕隆集团”)合资公司,东风裕隆横空出世,同时推出了专注于中高端汽车全新品牌纳智捷。东风裕隆定位于大中华自主品牌,并且是集整车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价值链的汽车制造企业,其全新品牌纳智捷一推出,还邀请了当红歌星周杰伦作为品牌代言人。

  2011年9月,东风裕隆率先推出了纳智捷大7 SUV车型,提前抢占布局中型SUV市场。在成立两年后,仅凭借纳智捷大7 SUV单款产品,东风裕隆2012年的销量就达到3.11万辆,同比增长341%,同时实现了盈利。不过,随后的2013年东风裕隆的增速开始回落,仅为5.8%;但2014年东风裕隆再次迎来高增长,同时开始布局MPV和轿车市场,在相继推出两款新车之后,全年累计销量达到了5.2万辆,同比增长58%。

  但东风裕隆的风光并没有持续下去,2015年,东风裕隆的增速放缓,2016年迎来艰难期,全年的累计销量只有4.04万辆,目标完成率不到60%,成为东风汽车内部亏损最严重的子公司。“在尝到SUV市场的甜头之后,东风裕隆并没有在这一市场妥善布局,导致其在SUV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减弱,随后开拓的新的细分市场也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如是说。至此,东风裕隆逐渐从被寄予厚望的“朝阳品牌”变成了拖累东风汽车发展的“不良资产”。

  艰难自救

  “东风裕隆的现状与东风汽车的目标差距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一个企业创新发展,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刘卫东坦承道。

  因此,今年6月东风汽车对东风裕隆进行了“撤人不撤资”的调整,并采用职业经理人制度,双方股东增资8亿元,就此东风裕隆归裕隆集团全权管理。

  未来,东风汽车仅在投资上支持东风裕隆,作为投资方参与经营。东风裕隆的发展全权由裕隆集团进行管理,但从管理理念和体系来讲,来自宝岛台湾的裕隆集团为东风裕隆制定的未来发展规划是否能够适应大陆市场的发展,还尚处于未知数。

  离开了东风汽车“庇护”的东风裕隆走上了和裕隆集团独立奋战的道路。有消息称,裕隆集团将斥资人民币6亿元在大陆成立100%持股的“纳智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将会成为其品牌事业在大陆的运营主体,除了承载汽车制造之外,还将全权打理纳智捷品牌在大陆的所有价值链。

  至于原本由东风汽车和裕隆集团合资成立的杭州东风裕隆汽车公司及东风裕隆汽车销售公司先行合并,以前者为存续公司,将转型为纯汽车制造(代工)厂,双方各持股一半。

  此外,从7月开始,东风裕隆在人、事、财、物等各个方面,将从资金到企业文化进行重新的梳理和整合。东风裕隆曾公开表示,将会在人事、渠道和产品技术等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和革新。在人事方面将会启动职业经理人团队,落实人才市场化,并建立“业绩导向”的绩效考评体系;在渠道层面,将会设立新的渠道政策,借助《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实施的契机,将渠道下沉至4~6线城市的空白辖区;至于产品技术革新方面,东风裕隆将会推行510计划,每年将至少投放一款全新车型,在2022年前,投放至少10款全新车型,最早今年10月将会推出一款小型SUV车型。

  随着政策的调整以及国内汽车市场增速的放缓,消费者的消费已趋于理性。已经三年没有推出新车的东风裕隆,在产品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方面,均不具备优势。

  没有了东风汽车庇护的东风裕隆,接下来如何走出困境,推出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无疑更为关键。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