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首次开放工厂,跟何小鹏直播工厂后老车主说:这是信心背书,

小鹏首次开放工厂,跟何小鹏直播工厂后老车主说:这是信心背书,更是智能标签

 

「这是信心和背书,也刷新了我对智能驱动理念的认知,小鹏就是一家追求极致产品力的企业,而这正是我想要的。」

直播完后,「大包子狸」这样跟我说。

网名为「大包子狸」的曹杨是著名的小鹏汽车车主,他第一次来到小鹏汽车做客,第一次见到何小鹏,第一次作为嘉宾与何小鹏一起走进了小鹏汽车位于肇庆的自建工厂,解密小鹏 P7 的诞生地。

我们很好奇「大包子狸」(以下统一为曹杨)作为车主是怎样看待工厂的?怎样看待小鹏的产品力和服务力?怎样看待何小鹏本人?又有没有私底下从何小鹏处挖到料?

小鹏首次开放工厂,跟何小鹏直播工厂后老车主说:这是信心背书,更是智能标签

 

所以今天的文章,我们干脆不直接写工厂,而是去记录车主视角下的小鹏工厂和小鹏汽车。即使这次首次开放,我们也逛了问了。

下面你们会看到:

「向导」何小鹏合不合格?老车主眼中的最有价值的工厂设施是什么?为什么车主只打了 8.5 分,丢掉的 1.5 分是什么?「鹏友至上」小鹏又能否做到?

以下,Enjoy!

一、向导何小鹏合不合格?

这次活动,虽然也小范围邀请了媒体,但背景墙上大大的「与鹏同行」、「鹏友开放日」,却表明这更多是一次车主活动。

所以我们今天先聊聊直播本身。

小鹏首次开放工厂,跟何小鹏直播工厂后老车主说:这是信心背书,更是智能标签

 

看完直播之后,如果要评价第一次做向导的何小鹏,我们认为他非常努力,但表现并不完美。

和第一次做客的老车主曹杨一样,「导游」何小鹏显得比较紧张,不够自然。整场直播里,两个人的对话呈现出「工程师聊天」的氛围——曹杨问问题,何小鹏列事实,周而往复。

如果让我们给这场直播的节目效果打分,我们觉得 7 分不能再多了;但如果让我们给这场直播的向导何小鹏打分,我们觉得 9 分肯定有——因以为你「紧张」。

从不少地方可以很容易判断出,两位都是缺少直播经验的。

小鹏首次开放工厂,跟何小鹏直播工厂后老车主说:这是信心背书,更是智能标签

 

但尬归尬,在何小鹏的全程引导中,我们没有发现「节目断层」,也就是说话题很连贯。

从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PACK 车间一直到检测线,何小鹏对工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说出背后的故事,而不是简单的背稿子。

比如聊到涂装车间的时候,何小鹏突然问曹杨「你猜我们 P7 现在卖得最好的是哪个颜色?」——答案是深灰色,何小鹏表示接近 30% 的订单都是深灰色的。

至于曹杨说他最喜欢的是阳光下可以变幻色泽的红色,何小鹏也马上解释:「那是因为红色的清漆含量最高,所以呈现出了这样的效果」

这里插一点冷知识,何小鹏在直播的时候表示他本人最喜欢的是白色。「我的办公室在 4 楼,从我的窗户看下去的话,我觉得白色的 P7 看起来很优雅」。

涂装车间直播中没有进去参观,但何小鹏会解释:「因为涂装车间对微小粉尘的要求特别高,除了负责涂装的工作人员,其他人一般都不能进去,我自己都不能进去」

小鹏首次开放工厂,跟何小鹏直播工厂后老车主说:这是信心背书,更是智能标签

 

又比如聊到冲压车间的时候,何小鹏说「当时这边地下 20 米都是溶洞地貌,我们用了一万多个探头打进地面,把所有的溶洞都灌上了水泥,我们买了一个多亿的水泥」——说完这段话之后,美女主持 MIUMIU 甚至有一瞬间没有反应过来该接什么。

小鹏首次开放工厂,跟何小鹏直播工厂后老车主说:这是信心背书,更是智能标签

 

直男无疑,只说关键点,都不带铺设的。

而当参观进行到总装车间的时候,一辆 P7 正在组装玻璃。何小鹏顺势和曹杨聊起了 P7 的全景玻璃。

小鹏首次开放工厂,跟何小鹏直播工厂后老车主说:这是信心背书,更是智能标签

 

说完常规的技术参数,何小鹏突然主动爆料:

「其实我们有想过将 P7 的玻璃做成波音 787 客舱那样的玻璃,可以调光,可以一键全黑。尝试过很多次之后,我们发现 P7 的玻璃太大了,目前做不到完美的均匀效果。但我还是很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这个功能。」

对工厂的如数家珍,虽然依然会让一些观者觉得不自然,但第一次跟何小鹏见面的曹杨却也说自己并不觉觉得生疏与别扭,甚至当时「魔法值满满」。

这是什么鬼?

二、老车主眼中的工厂和何小鹏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跟何小鹏对话。」直播结束后,曹杨告诉我。

感觉怎样?工程师是不是很难打交道?我们追着问。

「并不是,他真的是有一说一,很直接干脆,我很喜欢这种方式。」

曹杨说这一次直播来对了,他跟何小鹏聊了很久,问了很多问题,吐了很多槽,而何小鹏虽然很少在网上说话,但线下接触却非常爽快干脆,问题不回避,非常高效、逻辑思维强,而且乐意跟车主沟通。这让他觉得非常 Nice。

更重要的,「我觉得这应该是鹏厂首次引入交流环节,我作为一个车主可以一起参观工厂,跟他直接面对面去交流一些问题。」在曹杨看来,这是他期盼许久的小鹏「向好」。

我们很好奇,何小鹏有没有私底下透露一些秘密?

「我估计第三台车快了,而且依然会是一辆将智能下放,价格处于 15-30 万区间的智能汽车。」曹杨说这是他这次工厂这行最大的收获。

在曹杨看来,小鹏汽车是一家有能力将汽车智能化下放、追求极致产品力的企业。

此前 P7 曾让他担心小鹏会不会也去追求豪华。P7, 30 万,下一台车就去到 40 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四五十万的车,汽车智能化,需要有厂商去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现在他觉得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他认为何小鹏想得很清楚,不仅在变革之路上坚持着智能驱动的理念,而且也坚持降维打击,希望在 15-30 万价位上把智能下放给更多、更多元化的人群。

「工厂建设水准很高,更多车型也在蓄势待发」(补充一句,我们对小鹏工厂最深的一个印象是柔性生产——可以同时共线生产从轿车到 SUV 的四种车型。)

「你这样说很鹏吹呀。」我们调侃着质疑。

曹杨说也有人这样说过他,但他并不是「脑残粉」,甚至现在还有点「鹏黑」,吐槽过很多次服务上的不足。但无论是认可和批评,他都是有逻辑依据。

譬如,小鹏 G3 这款车他开了一年,从来没有遇到过 OTA 升级的问题、没有听到过车辆自燃、没有出现过大屏死机或者其他软件 BUG

「它满足我最核心的需求,解决了智能上从没有到有的问题,产品力超出我的期待。」

曹杨说这让他提车前的「孤儿车」担忧一扫而过。他哥哥开 Model S,在试驾完 G3 后说曹杨花了七分之一的价钱,却买到了 Model S 70% 的功能。

「你要知道,现在很难买到超出预期的东西。」

在曹杨看来,追求极致产品力、坚持智能驱动是他认可小鹏汽车的核心理由。而这一次工厂参观,则给了他更多的信心,甚至有了背书向更多朋友去推荐小鹏的汽车。

譬如,让他印象深刻的「XPilot 调试线」

「一条很长的调试线,有很多标靶,用来调试、标定 P7 的传感器。」曹杨说,什么机器人、自动化率、先进生产工艺等等,作为普通车主只会觉得很先进,但其实并不是很懂。唯独这条调试线,让他觉得「这是我想要的。」

三、鹏友至上,小鹏能做到?

按照满分十分算,你会给这次的工厂之旅打几分?我们问曹杨。

曹杨说 8.5 分,减去 1 分是因为没有体验到完整的 XPilot 3.0 ,另外 0. 5 分则是他觉得虽然他和何小鹏深聊了,而且感觉很好,但他依然希望何小鹏能够以更高频次,更多种形式跟更多的车主去沟通。

曹杨说,他已经在 App 上多次吐槽过,觉得小鹏作为一家企业,虽然追求极致产品力、追求产品迭代没错,但汽车毕竟是大宗消费品,还是要跟车主有更多更直接的沟通,不能在体验上也这样工程师

这一次他愿意来肇庆,愿意以车主的身份来给小鹏站台,除了之前说到的认可,还因为他觉得小鹏这一次终于在说出「鹏友为先」后,真正实质性的引入了对话,引入了交流,引入了沟通。

「也许这次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但后续会有改观。而迈出第一步是最难的。」

话题打开后,他掰着指头说了很多。

他说小鹏汽车今年提出要对车主有「傻傻的爱」,拼命做服务,但很多时候却并没有做到最需要的点上。譬如,夏天送洗车送洗空调,母亲节送花,这些固然对车主有意义,但沟通依然是最重要的。

他认为小鹏汽车今年在服务上做对的事情有三件。第一是疫情期间给车主送口罩;第二是给车主发了很多湖北的桔子;第三是收集了一波疫情期间的车主故事。

「这几波都做得非常非常好。整体形象都得到拔高,作为车主我很支持。」

但这并不能掩盖小鹏汽车在体验上的一些短板,那种理工男的直男思维以及与车主沟通的不足。

在曹杨看来,小鹏汽车应该在坚持极致产品力的同时,把体验的短板给补上。「把产品力的长处做得更长,把体验的短板补齐。」

他同时强调,他其实并不希望小鹏成为蔚来一样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企业,小鹏不需要做到海底捞,但要有沟通的渠道,「干脆直接就好,行就行,不行就说明理由。」

补充说句,应曹杨要求,一些激烈的吐槽,我们隐去了。

四、最后说两句工厂

我们毕竟还是去了工厂,所以最后写一写工厂的感观。

今天在微博上,我们也说了几句。譬如,工厂真的很大,整车项目 1500 亩的面积,何小鹏说是 11 个足球场,「走一圈微信两万步」

另外自动化率非常高,其中冲压车间自动化率达到了 100%;光焊接车间就一共有 264 台机器人,其中有 210 台来自 ABB。

而在参观中,我们对工厂印象深的有三个点。

一个是质检区,何小鹏说这可能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检测线。此外工厂外围还设置了多种路况的检测区,测试 NVH、车内异响、侧倾等一系列问题,何小鹏的原话是「超过 1700 项检测」。

小鹏首次开放工厂,跟何小鹏直播工厂后老车主说:这是信心背书,更是智能标签

 

1700 项里面有 198 项来自小鹏自建的 PACK 车间。何小鹏说「很多电池厂商都曾经派人来我们的 PACK 车间学习,包括智能化、怎么搞的干净又安全。」

第二个是曹杨之前说过的 XPilot 3.0 检测线。因为 P7 搭载了 31 个自动驾驶传感器,所以在小鹏在工厂内搞了包括固定标靶和移动标靶的标定测试线。

第三个是柔性生产。白车身从喷涂车间运送到总装车间开始,工厂就会根据每辆车的 RFID,从零配件捡配开始支持柔性生产,可以同时共线生产从轿车到 SUV 的四种车型。

由于是新工厂、新团队、新产品,我们在随后的 workshop 环节问了小鹏汽车副总裁蒋平一个问题,熟练工人来自哪里?怎么确保车辆的尺寸管理?

他说肇庆工厂目前有 600 余名员工,78% 来自主流主机厂,74% 超过 5 年工作经验,其中工程师超 97% 为本科及以上的学历。车间负责人则来自传统主机厂,都是在业内干了十几年的行业骨干。

至于尺寸管理等生产质量问题,干脆列下蒋平说的,除 Xpilot 检测线之外的五大工厂亮点:

1、冲压车间实现100%自动化、全自动物流,生产速度达到 12 冲次/分钟,高于行业同类产线10%;

2、小鹏 P7 高强度笼式车体结构,焊装车间里不允许任何一个焊点出现差错,车身强度、精度均达到主流合资品牌水平;

3、涂装车间采用薄膜前处理工艺,用液态阻尼垫工艺替代传统沥青基阻尼板,同时使用水性漆工艺,车身材料更加绿色环保。

4、总装车间采用全数字化系统,实现关键拧紧力矩、液体加注防错,确保装配力矩合格率 100%,且 100%可追溯;

5、造车企业中鲜有的自建 PACK 车间,关键工序全面自动化,每一块电池均需经过 198 项下线检测、89 项电性能的严苛检查,确保质量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