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从流行语看社会变化

新闻观察:从流行语看社会变化

  昨天(18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系统介绍我国语言文字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教育部还发布了《201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公布了2016年年度汉语盘点的情况。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成为2016年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而葛优躺、辣眼睛、全是套路等成为年度网络用语。

  《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发布:2020年我国普通话普及率达80%

  《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普通话普及率已经从2000年的53%提高到2015年的73%左右,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已有68%的国民掌握了汉语拼音。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普通话普及率将达到80%。国家汉办在140个国家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世界各地有近2万所中文学校,面向华侨华人传授中文。国家帮助15个少数民族创制或改进了文字方案,颁布实施了10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发布:“小目标”“一带一路”成年度关键词

  《201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也在昨天出炉。这份报告是教育部、国家语委连续第12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年,一大批反映社会百态的词语,活跃在社会语言生活中,这份报告列出的年度新词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130万个文本、18亿字次中经过筛选提取。

  在年度汉语盘点活动中:“规”“小目标”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变”“一带一路”分别当选年度国际字、国际词。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包括:两学一做、冻产、表情包、洪荒之力、阿尔法围棋、网络大电影、摩拜单车、山寨社团、吃瓜群众、闺蜜门。报告称,这些新词可以看出2016年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以及媒体和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洪荒之力、友谊的小船、定个小目标、吃瓜群众、葛优躺、辣眼睛、全是套路、蓝瘦香菇、老司机、厉害了我的哥。报告称,表面上看,网络流行语展现的是网民在语言使用上的创造力,但是其反映的深层次意义远远超过语言本身。网络流行语形成的原因分析,可以生动展示社会生活中普通人的关心与关注,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草根百态。除此之外。报告还将“长征精神、两学一做、杭州G20峰会、南海、里约奥运会、脱欧、美国大选、亲信干政、天宫二号、阿尔法围棋”选为2016年度十大综合流行语。

  在外语服务方面,截至2016年,我国高校共开设有72个外语专业,其中非通用语种专业65个,覆盖了欧盟国家24种官方语言和东盟10国官方语言。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达81万。国家同时加强和推进手语和盲文规范化建设发展,推进通用手语、通用盲文标准研制,初步建成大陆第一个手语词汇语料库。 

  《报告》还指出,我国将在语言治理能力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法治建设,加大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执行力度,特别是对网络语言生活的治理。 

  新闻观察:从流行语看社会变化

  今天的新闻观察,我们请到的是本台新闻观察员杨华。一年一度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折射出什么?去年有这么多的新词,你怎么看?

  语言折射社会发展轨迹

  观点1:我个人是这么看的,一个是,语言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经典的说法是:语言属于社会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轨迹”。所以,应该透过表象来看待背后的社会现象。

  包容平和看待新词汇

  第二,新词汇大规模涌现的时期,往往是社会变革、发展强劲的年代。近代以来,“五四”运动前后、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分别是新词语大量出现的三个高峰。我们正置身于第三次高峰期,每年涌现出1000个以上的新词汇。

  第三,社会多元化,语言也自然鲜活、多样了。而且社会越开放,新词汇也就越活跃。所以,这是个好现象。新词汇用冒了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语言僵化、词汇贫乏。对待新词汇要有一种包容平和的心态,特别是反映草根百态的网络用语,不要强求它的规范化、标准化,这道理如同现在人们穿衣服,不追求千篇一律,而是追求穿得有特点、有风格,只要不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