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强技防体系建设为突破抓创新 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街头警灯闪烁,头戴钢制头盔,手持钢枪盾牌,穿着黑色盔甲……如今,当你漫步在全省各地城区时随处都能看到,装备齐全的公安民警和武警官兵在城区重要地点、路段开展武装巡逻,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构筑起群众身边的又一道平安风景线。

为了确保全省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今年1月1日,全省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勤务全面启动,进一步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这也是我省以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平安和谐环境的又一举措。

平安是福。它不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最朴素的企盼,更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最起码的追求。一年来,我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特别是加强社会治理的重大要求,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任务,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相结合,落实关键举措、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社会治理常态化、社会化、法治化、信息化水平,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以深化平安细胞建设为基础抓创新“接地气”地优化综治工作

社会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大到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小到社区服务、邻里互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创建文明城市让青海更美好,干净整洁的道路,秩序井然的车流与文明礼让的行人;跳锅庄、唱“花儿”、扭秧歌、打太极、散步的群众喜笑颜开……在加强社会治理上,我省把教育引导与惩戒纠治结合起来,着力解决违背道德伦理、不讲诚信、城乡环境“脏乱差”、网络传播乱象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始终坚持依法治省和以德治省相结合,把法治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将公序良俗和公民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法规。

“打牌赌博的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打架闹事的少了,文明礼让的多了;游手好闲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祁连县扎麻什乡的村民们正围坐在村两委会议室里,你一言我一句的评说着“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带来的变化。村整洁靓丽,百姓安居乐业,文明新风扑面……一块块小小的牌匾,一颗颗光芒闪耀的“五星”,如今已成为我省城乡群众积极追求文明风尚的象征,使“平安”进入了千家万户,有力推动了“平安青海”建设,这也是我省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将创新社会治理纳入全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仅2016年以来,就先后出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深化平安青海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加强综治中心建设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指导性文件,层次高、措施实,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推动解决社会治理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

古人云,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按照条块结合、系统推进的思路,今年以来,我省全面持续推进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等地区平安创建和平安寺院、平安校园、平安交通、平安医院、平安商(市)场、平安边界、平安工地等行业平安创建及平安家庭创建,将平安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社会细胞”,推动“平安细胞”向深度延伸、广度拓展,把平安创建的过程做细、做实,积“小安”为“大安”、变平安为长安。全省县(市区)、乡镇(街道)的平安创建率达98%以上。

以加强技防体系建设为突破抓创新 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群众的需要和诉求,就是平安建设的努力方向。针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一年来,我省先后组织开展了“打黑除恶”、打击盗抢骗、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整治、“缉枪治爆”、护校安园、消防安全、生产安全、非法集资、食品药品集中清查、公交客运安全管理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的持续平安稳定。

“今年7月17日,德令哈市滨河西路某餐饮张某报案称其店门被撬,店内2000余元现金被盗。我们根据‘雪亮工程’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顺利破案。”德令哈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青格乐告诉记者,‘雪亮工程’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了很大的便捷,通过‘雪亮工程’破获的案件比例也在逐年提高,目前已经占到了40%左右。群众反映有了‘雪亮工程’”辖区治安好了很多,就连晚上睡觉都觉得更踏实了。 ”

“‘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目前,全省已建成公安系统视频专网,更新、新建高清前端监控探头3271个,确保了重点公共场所和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单位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实现了省、市州、县三级公安系统视频图像共享平台联网。”省委政法委综治一处处长刘宗园介绍道。

视频监控若有死角,则用平安巡防来填补。我省全面推广“街长”“邻里互助”“店店联防”“十户联防”“中心户长”“楼栋单元联防”等治安联防经验,不断健全规范“村警”工作机制,大力发展协勤、保安、联防队、治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组织和群众性义务巡逻队伍,调动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筑牢平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参加巡防,既锻炼了身体,还守护了自己居住的社区,一举两得。”共和县恰卜恰镇城西社区的巡防志愿者李进乐呵呵地说。

如今,一个全覆盖、多层面、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已初步形成。不断加强涉危涉爆、寄递物流渠道、安全生产、危爆物品存储等企业监管,全力推动各项生产安全措施落实;不断推进寄递物流行业落实三个100%要求,消除寄递物流领域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公共安全重点工作督导检查,有效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全省无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目标,筑牢社会公共安全的“铜墙铁壁”。

以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网络为手段抓创新 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基层不强,防不胜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探索建立城镇、农村、牧区“三种类型”和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个层级”的青海特色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着力推动网格化管理、一站式服务向农村牧区、乡镇社区延伸。这也是我省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的多种方式。

2016年10月9日,一场模拟庭审在西宁市三河小区广场拉开序幕。北山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分别模拟扮演了审判长、书记员、原告、被告,社区150余居民前来聆听。在一个多小时的法庭调解、法庭辩论和陈述过程中,几经情与理的激烈辩论,让居民在“情境”中接受法律教育,近距离体验庭审过程。这种模拟庭审的形式也逐渐受到社区群众的喜爱和欢迎,模拟庭审进社区已经逐步在我省各地进行担负起化解基层矛盾的重任,成为法治化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全新载体。

“村里事绝大多数都是些小事,可小事直接涉及村民们的切身利益,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矛盾纠纷,我们通过‘村警’的信息共享,一清二楚,让我们能够将处置工作做在前头,把隐患消除在萌芽。”门源回族自治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朱生贤说。

推行“村警”工作制度是我省破解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出问题的创新举措。目前,全省共招录“村警”4596人,协助报告刑事案件356起、治安案件3023起、自然灾害事故167起,协助调解矛盾纠纷10262起,补齐了农牧区治安短板,实现了警务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年来,我省不断加强“三基”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的重大机遇,着力推动网格化管理、一站式服务向农村牧区、乡镇社区拓展覆盖。目前,全省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已全面覆盖,农村牧区网格化管理得到普遍实施。同时,按照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街道社区、农村牧区四种类型,着力打造“专群结合、上下联动”的群防群治工作模式,切实加强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站)建设,为群众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推进社会治安和公共服务向“最后一公里”延伸。

平安是老百姓亘古不变的期盼,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如今,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共建共享平安青海的热情高涨,一幅描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壮美平安画卷正展现在的青海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