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春晖归雁”杨秀萍:返乡与乡亲“共富”

在贵州江口绿源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务工的陈红霞干活总是格外卖力。因为一位江口“雁归工程”“春晖行动”返乡创业的同乡姐妹,让她相信脱贫不是梦,是正逐步变成现实的事实。

38岁的陈红霞是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闵孝镇平寨村贫困户:丈夫外出务工摔成残疾,儿子上大学、女儿读高中,陈红霞一人要挑起一家四口的生计。

平寨村是江口县最偏远的村,全村2016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258人,是贵州省三类贫困村。

陈红霞家庭生活的变化,得益于江口“雁归工程”“春晖行动”请回来的“乡村能人”“春晖归雁”杨秀萍。

杨秀萍出生于贵州省江口县闵孝镇沙河坝村一个农民家庭,在广东创业、打拼多年,积累了相当资产。每年春节返乡,发现家乡还有许多乡亲挣扎在贫困线下,十分牵挂。在江口“雁归工程”“春晖行动”等活动感召下,她卖掉在深圳的房产及公司,带着2000万元多年打拼积蓄返乡创业。

平寨村山高路远,经济滞后,但生态良好,水质优良,适宜发展冷水鱼养殖。

为帮助平寨这类贫困村发展,江口官方出台支持政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雁归工程”“春晖行动”返乡能人参与贫困村发展。

2012年3月,总投资300万元的贵州江口绿源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在平寨村挂牌成立,杨秀萍任董事长。

“因为企业在平寨,每年我都会拿出一笔钱资助平寨村公益事业,但我渐渐发现,这种支持不能彻底改变他们的困境,也不能斩断‘穷根’。”杨秀萍说,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带领村里更多的人走出贫困。

至2016年,杨秀萍累计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标准化苗种孵化场2000平米,流水养殖面积达15000平米,成为江口县规模最大、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冷水鱼养殖场。

回乡办企业这几年,杨秀萍与有关部门先后协调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平寨村20户贫困户入股3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

平寨村的许多贫困户都成了杨秀萍的“合伙人”。

“去年,我在泥鳅养殖场的入股分红有2000元。今年,通过精准扶贫贷款,参加冷水鱼养殖入股5万元,算下来年底就可分红1.5万元。”陈红霞算着账,细心地用勺子将鱼池中的鱼苗舀起,再分箱装好。

看到杨秀萍养殖冷水鱼致富,当地许多无资金无技术的村民也想养。

杨秀萍得知情况后,承诺免费提供技术,提供鱼苗,回收成鱼进行加工。

在杨秀萍的鼓励支持下,平寨村已经有三户开始修建鱼池。

2016年,杨秀萍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启动泥鳅养殖项目,让20户贫困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建成泥鳅养殖池70亩,年底保底分红1.2万元。当年底,入股的20户贫困户如期分红,全村20户69人全部脱贫,平寨村成为江口县第一个整体脱贫的贫困村。

2017年,杨秀萍又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牵头组建了“江口梵源水产发展专业合作社”、“泥鳅种养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鲟鱼和泥鳅养殖,带动更多村寨发展养殖业。

如今,杨秀萍的养殖场已成铜仁市规模较大的标准化冷水鱼养殖场。年生产商品鱼60万斤,行销重庆、贵阳、长沙、成都、广州等地,年产值1000多万元。

同时,杨秀萍为当地贫困户、残疾人、留守妇女提供52个固定就业岗位,临时用工和季节性用工每年超过300余人次。

如今,一提起杨秀萍,平寨村村民交口称赞她的勤奋和善良,是大家心中的“返乡榜样”。

“每一个贫困村扶贫都是一场‘啃硬骨头’攻坚战。”平寨村“第一书记”付茂榜认为,“精准扶贫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因村施策、因户施策、甚至因人施策,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乡土能人是很好榜样。”

江口持续开展几年的“雁归工程”已经召唤数以千计的能人返乡创业,为农村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今年开始,江口县依托“春晖行动”,倡导外出游子、成功人士回馈乡土,不断成立乡镇“春晖社”,先后吸引了在外游子1000余人回乡创业扶贫,带动近400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江口县计划年底前建成30个“春晖社”,让“乡土人才”更好地服务乡村发展,助力脱贫。(完)

贵州“春晖归雁”杨秀萍:返乡与乡亲“共富”

[责任编辑:杨凡、贺晓菲]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