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尚杂志《名利

[导读]长寿的时尚杂志有不少,Vogue创办已经超过120年,Harper's Bazaar的历史接近一个半世纪。然而在让人眼花缭乱的一众时尚杂志中,至今没有出版中文版的《名利场》杂志100周年诞辰依然别具一格。

美国时尚杂志《名利场》的一百年

1913年刚与《服装》杂志合并的《名利场》杂志。

长寿的时尚杂志有不少,Vogue创办已经超过120年,Harper's Bazaar的历史接近一个半世纪。然而在让人眼花缭乱的一众时尚杂志中,至今没有出版中文版的《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100周年诞辰依然别具一格。

这本1913年诞生于美国爵士时代浮华世界的杂志,名字本身就烙着“了不起的盖茨比”式纸醉金迷的印记。当时,著名出版商康德·纳斯特已经成功经营包括《时尚》在内的多种出版物,继而又购进两种新杂志《服装》和《名利场》。凭着商人的直觉,纳斯特将两个杂志合二为一,并将新杂志定名为《名利场》。历经百年跌宕起伏,几代人依然不忘初心地因循着这一浮华气质。

20世纪初的那场迷梦

100年后,在9月5日于纽约首发的百岁纪念刊上,当红的90后超模以模仿玛丽莲·梦露的经典造型登上封面,标准的金发碧眼,红唇半启,一身缎面内衣,手捧奶油蛋糕。摄影师依然是《名利场》杂志的王牌Annie Leibovitz,90后新鲜饱满的肉体外裹着复古的华丽造型,穿越百年风云,在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主题的2013年,又一次唤起20世纪初的一场迷梦。

“一份以报道上流社会生活方式、品位、宴会话题、艺术、体育、幽默等为内容的杂志。”如今的《名利场》是美国公认最重要的杂志之一。大量有历史价值的报道和照片在这里首发,它是名人社交圈,是白宫读物,也是追名逐利者窥视“名利场”的窗口,相较于正儿八经的时尚杂志来说,它又别具先锋意识—2008年4月,英国版《名利场》摄影师Tim Hetherington(摄影师在2011年4月于利比亚遭迫击炮击中不幸丧生)参赛作品《疲惫的驻阿富汗美军士兵》获得2007年度荷赛最佳新闻照片。这张照片没能在同年1月的杂志报道中发表,但在荷赛结果公布之后,《名利场》用了一整版刊登这张被编辑漏选的著名照片。

《名利场》草创之时,美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社会一片繁荣昌盛。然而,这个历史短暂的移民国家的独特文化传统尚在形成之中。富裕起来的美国人渴望成为优雅的、有教养的人,在很长的时间,他们向往欧洲的文化传统,以能到欧洲游历为荣。康德·纳斯特看中了大众的这一心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名利场》除了是引领时尚的先锋,还向读者介绍艺术、文学等领域的进步活动,区别于时尚杂志,赢得了关注。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大萧条,一度奢靡的生活方式突然变得遥不可及,《名利场》也进入了举步维艰的岁月。1936年,经营了22年的《名利场》宣布停刊。

八九十年代的时代精神

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名利场》也迎来了重生的机会。对于一本以时尚为主的杂志来说,此时的环境甚至比初创时期的条件更加黄金,但时尚杂志品类繁多也让重生更具挑战性。1983年,美国传媒大亨士毅·纽豪斯收购康德·纳斯特集团,雄心勃勃的纽豪斯决定将《名利场》复刊。

在斥资上千万美元,但市场反映不佳的情况下,纽豪斯重金请来了英国传奇时尚编辑蒂娜·布朗做掌门人。1984年,蒂娜接掌杂志时,《名利场》发行量只有25万份,广告量不足12页。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文字报道,蒂娜用优厚的稿酬网罗了大批一流作家,其中一些人的薪酬合同甚至高达六位数。

1984年,《名利场》的一篇深度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期刊界大奖“国家期刊奖”,《名利场》立时回到一流杂志之列。

1985年6月刊的《名利场》刊出里根夫妇相拥跳狐步舞的封面故事,头条标题为《里根随爵士起舞》。《名利场》随即再度成为纽约社交界最热门的杂志。评论认为,《名利场》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在于其记录的浮华生活和娱乐姿态把握了80年代美国的时代精神。

到了1991年,新任主编格雷登·卡特(Graydon Carter)为这份杂志注入新生命力,《名利场》保持原有风格的同时摇身一变,从名人杂志变身“当前文化的主流杂志”,成为反映曼哈顿职场百态人生的趣味刊物,最明显的转变是更关注社会热点。例如“9·11”之后,《名利场》立刻派作家到现场采访,并跟踪事件进程,写出的纪实报道成为杂志的大卖点。这本混合了时尚、政治、名人、金钱和社会的杂志又赢得了知识分子。

卡特目光长远,他利用一切资源,发展其在娱乐界和政界的影响力。每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后的宴会、每年白宫记者宴会后的派对都将《名利场》做成了一本“明星级”刊物。

百岁纪念刊邀请了10位散文家撰写杂志每十年的生涯。在纪念刊的主编信箱中,卡特这样写道:

杂志有自己的“风骨”—就像你造花园、建房子一样,那些永远不变的元素为我们的创造赋予了坚实的结构。今天的杂志不同于往日,但我常常这样想,如果《名利场》杂志的第一任主编弗兰克·克劳宁雪德可以看到如今的《名利场》,摘掉标志或其他标记,他仍能立马知道自己手中的是什么杂志。如果他走下电梯,进入我们的大堂,他会看到他再熟悉不过的东西。墙上挂着的26幅黑白肖像,从他的时代来到我们的时代。凯瑟琳·赫本和罗伯特·德尼罗,保罗·罗伯逊和戴安娜王妃……尽管时代迥异,但它们有着同样的编辑眼光,我希望这会让克劳尼的嘴唇不禁微笑起来—因为我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