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70载】包头记忆:陈建东 亲力亲为缔造包头城市血脉

0

陈建东 亲力亲为缔造包头城市血脉

res01_attpic_brief

上世纪60年代在包头市道路施工工地上(左第二人为陈建东)

记者 张燕青

陈建东,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土木工程系,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任北京市建设局工程师。

1954年,响应北京市支援包头工业基地建设的号召,参与到包头市总体规划工作中。1955年春,随着包头新市区大规模建设的开始,陈建东来到包头参加城市建设工作。

从1956年陈建东亲自参加包头市第一条油路——青山东路的设计施工开始,他对包头城市道路进行了大量调研及总结工作,组织修建各种试验路面,不断探索包头路面结构定型这一课题。

1958年,在包头建立内蒙古第一个翻浆观测站,进行定期观测研究,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数据。对民主路南段翻浆地段和西脑包铁路公路立体交叉工程通车后发现的严重翻浆现象提出合理处治方案。通过多年观测,证实处理后路况良好。1984年他撰写了《西脑包立交的翻浆防治》论文,在国庆三十五周年征集科技论文中获包头市优秀科技论文奖。

针对包头市建设初期大量修建砂砾级配路面,不能适应城市交通需要这一问题,陈建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撰写《包头过渡式路面调查研究》论文。文中指出城市道路不宜大量修建级配路面,并建议采用沥青表面处治尽快加以提高。

1964年,以北京市政科研所刘士元工程师为首的油路援包小组来到包头,亲临现场传、帮、带,指导我市油路修建工作。陈建东积极配合援包小组,提供基础资料,共同研究设计施工问题,最后修建了南排道这样一条质量较高的样板沥青路面。

1974年,在他主持下编制了《道路基建及大修路面结构定型》,其后结合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并总结多年实践经验,于1980年重新补充修订,编制出《包头市路面结构定型图》,使包头市路面结构进一步标准化、定型化,把我市道路修建推向一个新阶段。

大力推广炉渣白灰土基层。从1974年开始首先在青年路大规模推广应用,经过多年的不断总结提高,逐渐形成为包头市普遍采用的基层类型。1982年开始,陈建东又与施工单位配合进行粉煤灰基层的试验研究,修筑了三条试验路面,使我市在道路利用工业废渣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域并获得一定进展。

1974年,陈建东主持设计了包头第一座立交工程——西脑包立交。通过收集大量国内有关资料,到相关城市实地调研,克服了水文地质条件差、交叉斜度大等不利因素,提出了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效果较好。1986年,在他指导下,克服了地形条件受到很大限制等种种困难,完成了土右旗公路铁路立交工程设计,实现了萨拉齐镇多年来畅通铁路南北交通的夙愿。

此外,他还参加了昆河南桥及东河区东河桥方案设计,负责完成固阳寅福桥设计。他负责设计过的小桥中,以1981年修建的红星桥最为复杂,设计施工难度都较大。该桥是东河区交通枢纽,设计在保存旧桥的基础上加宽加长,提出了合理的结构方案以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注意发挥了城市桥梁的特点,桥栏设计装饰简洁明快,处理效果较好。

除了道路桥梁设计工作外,从1955年开始,陈建东先后领导或参加完成了大量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其中城市防洪工程有北郊防洪、东河区北梁防洪、昆河河道治理、东河区东、西河槽河道治理等工程;厂矿专用防洪工程有二○二厂、三○三厂、三○三厂新福利区、砖瓦厂、糖厂(即阿善沟)等防洪工程。这些工程修建后均发挥了效用,对城市及厂矿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在防洪设计中,他因地制宜,改进了防洪沟纵坡设计中惯用的控制方法,从而减少了水工构造物数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在1971年竣工的阿善沟防洪工程中采用这种设计方法,竣工后曾安全通过1979年特大洪水考验。

配合城市基础建设,陈建东组织领导完成包头市三区大量给排水工程设计。在东河区旧城改造中,他深入街道,现场设计,解决了东河区小街小巷污水漫流、环境卫生恶劣的落后面貌,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赞扬。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6年陈建东退休,他共完成包头市政设计工作总计有:道路500公里,给排水480公里,防洪140公里。